傳統的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端午、采藥、掛艾草、中午喝水、洗草藥水、祭神祭祖、泡龍舟水、吃龍舟飯、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紮五顏六色的絲線、戴香囊等等。
端午節,也被稱為端陽節和中秋節,據說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壹的屈原死於古洛河的日子。兩千多年來,農歷五月初五已經成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1,吃粽子
粽子是香的,香的廚房。艾葉清香撲鼻。桃枝插在柵裏,出門就能看到麥子黃了。太陽在這裏,太陽在那裏,到處都是太陽。這是壹首描述古代端午節的流行歌謠。總的來說,世界各地人們的習俗都差不多,而端午節吃粽子在中國各地都壹樣。
2、扒龍舟
劃龍舟歷史悠久,自古流傳至今。是我國傳統的民間水上運動娛樂項目,多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船比賽。它傳到國外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性的比賽。在湖北省屈原的故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