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麥褶子的捏法如下:
1、將燒麥餡放到皮上面。
2、用壹只手的虎口牢牢捏住燒麥皮向中間聚攏,註意不要讓燒麥皮完全和在壹起,而是中間漏出壹點餡來。
3、另壹只手從壹邊起依次捏燒麥的褶,捏出壹圈褶就會發現燒麥的大體形狀已經出來了。
4、為了防止燒麥的餡被蒸出來要時刻註意捏褶的時候餡的情況,如果感覺要出來就用拇指壓壹壓 ,不要讓燒麥餡高出皮的邊緣。
燒麥,又稱燒賣、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在日本被稱作焼売,是形容頂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狀,是壹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小吃。
形如石榴,潔白晶瑩,餡多皮薄,清香可口。噴香可口,兼有小籠包與鍋貼之優點,民間常作為宴席佳肴。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人們把它叫做燒賣 ;燒麥在制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異。
燒麥是非常引人喜愛的特色小吃,它起源於元代初期、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壹帶的商途茶館。到了明清時代,“稍麥”壹詞雖仍沿用,但“燒賣”、“燒麥”的名稱也出現了,並且以“燒賣”出現得更為頻繁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