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對特定年齡有這樣的稱謂:20歲為弱冠,30歲為屹立,40歲為不惑,50歲為知天命,60歲為花,70歲為古稀,80歲為杖朝,90歲為皸裂背,100歲為壽好。
人生七十古稀。以前在中國人的概念裏,人活到70歲,但是在香港發現,這裏的人70歲還在踢球,80歲還在爬山,90歲還在海裏遊泳。在香港的各種社區活動中,總能看到90多歲的人活躍的身影。
《辛苦壹年》簡介
鯖魚,原指鯖魚。因為老人背上的皺紋就像鯖魚的條紋,引申為長壽老人的意思。值得註意的是,鯖魚的背部不是指鯖魚的背部,而是指像鯖魚(老人)的背部,進而泛指老人。
這種用法出自《詩經》、《風雅》、《蘆笙》,也見於《高玉集賦》、《東門陳》等。此外,《爾雅·釋疏》、《楊紫方言》、《說文解字》等辭書都對這種用法有所解釋,尤其是《時世明長遊》壹文,明確指出九十天是壹場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