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通經草
拼寫:通經草
來源:為中國蕨類植物科銀耳蕨的全草。
功效:祛痰止咳,活血通經,祛風止痙。
主治:咳嗽、月經不調、白帶。
性味歸經:苦、淡、平《河南中草藥手冊》:“性平,味淡;葉:苦啊。”入肺、脾、肝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3 ~ 5元。
其他名稱:田基黃(山西中藥誌)、支荊草、金線銅皮、鐵骨草(浙江中藥資源目錄)、子午草、小兒泉、伸筋草(河南中草藥手冊)。
動植物資源分布:雲南、廣西、江西、浙江、臺灣省、陜西、山西、河北、山東、內蒙古和東北。藥材產於山西、浙江、陜西等地。
藥材的采集與貯藏:秋季采集,曬幹。
拉丁名:銀桐。)費用
考證:來自山西中醫的記載。
生藥材的鑒別:全草幹燥,葉柄薄如金,棕栗色,有光澤,中空,中間有壹顆綠色的心,葉頂綠色,底部灰色,邊緣有壹件長袍。根狀莖暗褐色,被鱗片和許多須根覆蓋。沒有氣息,淡淡的味道。
中藥化學成分:葉含紫檀酸、蔗糖、黃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