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至日是壹年八節之壹,冬季至日算是大冬節;民間有句話叫“冬有壹年大”。因此,古人把冬天的至日稱為“次年”或“小年”。在中國南方的壹些沿海地區,在冬季至日祭祖的傳統習俗仍在延續。
2.冬季至日表明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但冬季至日的溫度不是最低的;在冬季的至日上,太陽到達壹年中的最南端,陽光幾乎直射在北回歸線(也稱冬季至日)上,太陽光線最偏向北半球。
第二,夏天的至日。
1,夏季至日是二十四節氣之壹。每年公歷6月21或22日,夏季至日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達到壹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此時北半球的白天最長,越往北越長。
2.中國民間把夏季至日後的15天分為三個“小時”,通常是前三天、中間五天和最後七天。這壹時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迅速,生理生態需水量較多。此時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季至日雨滴價值千萬”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