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撻是壹種西式餡餅,以蛋糊為餡。臺灣省被稱為蛋塔。
“撻”是英文單詞“tart”的音譯,意為餡料外露的餡餅(反面被餡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餡餅);蛋撻是以蛋糊為餡料的“撻”。
因為tart在這裏是音譯詞,和tart本身的中文意思無關。
擴展數據
漢語中的西方語言借詞
辛亥革命後,李大釗領導的新文化運動倡導白話文,為外來詞進入漢語、紮根漢語提供了外部土壤。目前漢語中來自西方語言的外來詞,有的是直接音譯,有的是音譯和意譯漢字相結合。比如:
1.食物:啤酒、咖啡、巧克力、三明治、漢堡、沙拉或沙拉、冰淇淋?
2.日用品:沙發、撲克、布丁、披薩、領帶、康乃馨、卡片。
百度百科-蛋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