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交響曲是為病人死後送別的無聲音樂?音樂的名字和作者是誰?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陜北革命根據地站穩了腳跟。但就在這壹年,陜北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締造者劉誌丹同誌在壹次戰鬥中不幸光榮犧牲。當時,悲痛中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同誌給邊區的文藝工作者壹項重要任務:為即將舉行的劉誌丹同誌追悼會迅速譜寫壹首哀樂。於是,凱爾這位“人民藝術家”(1918-1976,中國現代作曲家,享有世界聲譽),代表作有群眾歌曲《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和他在延安領銜的歌劇《白毛女》等,迅速收集素材。最終,創作組將《繡兜》和《珍珠卷簾門》兩首陜北民歌的主旋律結合起來,稍加修改,將速度降為“極慢”,成為壹首哀婉動人的管樂,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