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蛋白正常值偏高,常見於再生障礙性貧血(鐵利用率降低)和溶血性貧血(鐵釋放過多);血色素沈著癥、反復輸血(鐵吸收或儲存增加)、鉛中毒和維生素B6缺乏導致貧血(鐵利用減少)、惡性腫瘤、肝病和急性感染。
鐵蛋白的測定適用於了解體內的鐵代謝。在治療初期檢測鐵蛋白可以反映當時體內的鐵儲存量,可以在早期發現網狀內皮系統鐵儲存的不足。臨床上20ng/ml的閾值可有效判斷潛伏期鐵缺乏,提示鐵儲備耗盡。正常情況下,儲存的鐵可用於血紅蛋白合成,低於12ng/ml時,判定為潛伏期缺鐵。以上兩個測量值不需要進壹步的實驗室參考資料,即使血細胞形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