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酒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戰國醫經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就出現了對藥酒的論述,如“上古聖人作湯液醒”、“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等等。
唐代。唐宋時期,藥酒補酒的釀造較為盛行。藥酒,古代同其他酒統稱“醪醴”。醪醴,就是用五谷制成的酒類,醪為濁酒,醴為甜酒。以白酒、黃酒和米酒浸泡或煎煮具有治療和滋補性質的各種中藥或食物,去掉藥渣所得的口服酒劑(或藥物和食物與谷物、曲***同釀制),即為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