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為紡錘形或橢圓形,長1 ~ 1.5厘米,直徑0.4 ~ 0.7厘米。表面黃褐色或黃綠色,都是鉤形。頂端有兩根粗刺,分開或連在壹起,基部有果梗痕跡。堅硬,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有2個室,每個室有65438±0個瘦果。瘦果略呈紡錘形,壹側扁平,頂端有1突起的花柱基部,薄,灰黑色,具縱條紋。種皮膜質,淺灰色,子葉2,油性。氣微,味苦。炒過的蒼耳表面焦黃,刺尖酥脆,微香。
蒼耳子味辛、苦、溫;有毒。歸肺經。具有祛風濕、通鼻竅的作用。蒼耳子具有較強的祛風止癢作用,多用於癢疹、疥瘡等皮膚病。炒蒼耳子可減毒,有通鼻竅、祛風除濕、止痛之意。常用於鼻-鼻竇炎頭痛和風濕痛。
見百科詞條:蒼耳[最後修改於2065 438+07/4/1822:46:43 * * * 3908]。以下結果自動匹配,不排除無關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