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出自唐代劉禹錫的《烏衣巷》。
原文: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野草開出了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創作背景
公元826年(唐敬宗寶歷二年),劉禹錫從和州(今安徽省和縣)刺史任上返回洛陽,途經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寫了這壹組詠懷古跡的詩篇,總名《金陵五題》,這是其中的第二首。
詩人此前從未到過金陵,始終對這裏懷有憧憬,正好有友人將自己寫的五首詠金陵古跡詩給他看,他便乘興和了五首。烏衣巷原是六朝貴族居住的地方,最為繁華,如今有名的朱雀橋邊竟長滿野草,烏衣巷口也不見車馬出入,只有夕陽斜照在昔日的深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