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餃子夏至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冬至(英語:winter?solstice),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壹、八大天象類節氣之壹,與夏至相對。冬至在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時於每年公歷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壹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壹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
三伏的具體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幹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我國傳統的推算方法規定,夏至以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分別為初伏(頭伏)和中伏(二伏)的開始日期,立秋以後的第壹個庚日為末伏(三伏)的第壹天。庚日是幹支紀日中帶有"庚"字的日子,如庚子、庚寅、庚辰?每年的《農村年書》中登載著這樣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