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漢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土家族、苗族、瑤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有清明節的習俗。掃墓祭拜,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是作為節氣的名稱,成為與寒食節相關的紀念祖先的節日。寒食節的後壹天被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八大節日”之壹,通常在公歷4月5日左右。清明節最初是指春分後的15天。?
1935年,民國政府將4月5日定為全國清明節,又稱全國清明節。清明節到來,氣溫回升,正是春耕的好時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說是從古代皇帝和將領的“掃墓祭”儀式開始的,後來民間也模仿,在這壹天給祖先上墳祭拜,世代沿襲,成為中華民族的壹個固定習俗。?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被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