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豬肝湯方壹
本方治療痰飲是由於中陽不足,脾失健運,氣化不利,水濕內滯所致。蓋脾主中州,功能為化氣,是氣機升降的樞紐。如果脾陽不足,健運不遂,則濕滯痰飲。痰飲處處隨氣升降,止於胸脅,則滿;如果中焦受阻,陽氣不升,就會看到頭暈;如果心肺受到影響,會引起心慌、氣短、咳嗽;舌苔白滑,脈沈、滑或緊,都是痰飲的標誌。鐘敬雲:“痰多者,宜溫藥。”(《金匱要略》)因此,治宜溫陽化飲,健脾利濕。本方重視甘淡茯苓,健脾利濕,滲濕化痰,既能消除積痰,又善於鎮邪。桂枝為臣,具有溫陽化氣,平復不良事件的作用。苓桂術合是溫陽化氣的常用組合,有利於平沖。白術為佐,健脾祛濕之功,靈與術並用,體現了治痰之源以治本之義;歸與舒的組合也是常用的溫陽健脾組合。本方用炙甘草有三用:壹是可與桂枝同用,以疏肝解陽,助溫補中陽;二是可與白術配伍,益氣健脾,拜土利水;三種藥物可以調節,其作用可以作為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