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鉞,漢語漢字,讀音為yuè。
2.古代壹種兵器,青銅或鐵制成,以砍劈為主。
3.斧背上有勾或刺,桿端有斧。
4.但由於斧鉞形體笨重,殺傷力遠不如戈、刀、矛,漸漸脫離戰場,成為壹種禮兵器。
5.鉞作為禮兵器,出現於早商,是許多貴族成年男子的陪葬品。
6.宋以後,鉞斧作為兵器基本上退出戰爭兵器序列,只在祭祀等特定的場合還有所保留,或者作為壹種刑具少量使用。
7.更多的是作為壹種生產生活工具仍在大量使用。
8、鉞作為中國古代的壹種兵器。其形制似斧,以砍劈為主。《說文解字》曰:“大者稱鉞,小者稱斧。”兩者區別在於斧刃較鉞為窄,鉞刃較寬大,呈弧形,似新月。《十八般武藝全書》載:鉞頭較斧大之三分,鉞桿比斧桿約長50厘米。此外,還把斧背上有勾或刺,桿端有的斧,稱為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