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是指十二月。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別稱。?臘?的本身意思是?幹肉?,十二月的天氣最適合風幹制作臘味,所以有?臘月?之稱。在古時,月份的別稱有很多,每個別稱均有其不同的意義,歲未十二月除了?臘月?這個別稱外,還有除月、末冬、臘冬、嘉平、季冬、嚴冬等別稱。
傳承發展:臘月在歲尾,正值寒冬。民諺雲:正是言之其冷。這時冬季田事告竣,故有冬閑之說。在先秦時期,歲末的這個月是大祭的月份。臘月是年歲之終,古代農閑的人們,腌制臘味或出去打獵。壹是多弄些年肴,二是用打來的野獸祭祖敬神,祈福求壽,避災迎祥。臘月裏的傳統民俗很多。臘月是歲末小寒至大寒這個月的別稱,自陰陽合歷推廣後人們常將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假若農歷壹年中出現兩個十二月,則第壹個月叫十二月(臘月),第二個十二月叫閏十二月(閏臘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