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軋〈gá〉糖。
牛軋糖肯定是音譯詞,本來就是法國糖果傳入以後翻譯的,牛軋糖意指烘烤後的堅果與蜂蜜或糖漿制成的糖果。
它的英語名為nougat,讀音為英[?nu?ɡɑ?],美[?nu?ɡ?t],所以用入聲字“軋”來標記gat,所以用的讀音應該是〈gá〉。
歷史由來
數百年來,牛軋糖從東方飄蕩到西方,再從西方紅回東方。牛軋糖在數百年前的法國點心界占有壹席之地,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拜訪西班牙皇室,不是帶著黃金或珠寶,而是帶了42公斤的牛軋糖,足以證明牛軋糖在當時的價值。
法國人在11、12世紀十字軍出征時,從東方帶回牛軋糖,原本的配方是核桃、蜂蜜,但是法國人決定再加入開心果、杏仁和櫻桃。可口的牛軋糖,很快在法國掀起壹陣熱潮,迄今,南法的城市,每年都要生產2000公噸的牛糖,是生產量最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