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測定,每100克鰱魚中,約含蛋白質18.6克,脂肪4.6克,熱量494千焦,維生素B10.04毫克,維生素B20.21毫克,尼克酸2.1毫克,鈣28毫克,磷167毫克,鐵1.2毫克,膽固醇102毫克(大魚較多,小魚較少)。其中最為肥美的部分在腹部,魚越肥大,味越鮮美。
鰱魚有溫中、益氣、健脾、利水和通乳、化濕之功效,常食可潤澤皮膚,解郁舒肝,暖胃利肺。適宜於腹痛、缺乳、咳嗽、癰腫、痛經、腎炎、肝炎、水腫、小便不利以及營養不良和身體虛弱者食用。
但鰱魚不宜在壹個時期內或壹次食得太多,否則令人熱中發渴或生瘡疥,痘疹、目疾、疔瘡及瘙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
鰱魚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紅燒、清蒸、熏炸及制成魚肉丸子等,但以燉湯為最佳,如鰱魚火鍋和鰱魚頭火鍋等。腌制後的鰱魚食味較佳,腥味減少,存放時間可延長。即使是鮮食,稍加腌制後味道也更加鮮美。用鰱魚做湯,加豆腐為配料,食之更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