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詞出自於的《文化之旅》。全詩為“壹千淒涼,以此為夢;萬裏的時間浪費了,這就是回報。”。意思是世間種種淒涼景象,不過是文化夢,邁著小碎步走在萬裏,只為回家。
“文化之旅”的內容:
通過古老的意象描述沙漠饑荒、黃河文明的興衰和歷史的深刻蒼涼。以柔美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從形神兩方面展現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情人情。通過對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的描寫和記憶,展現了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和文化走向。
創作背景:
我之所以先寫這本書,是因為我受到了壹位美國老教授的啟發,他很年輕,很有童心。教授雖然年事已高,卻冒險去了西南很多少數民族地區,讓作者萌發了重新認識祖國的視野,產生了對中國文化的思考和追求。
《文化之旅》講述的是余的閱讀理論引發的對祖國山河的向往。歷史的浩瀚感,對其中的古跡和歷史人物的生命的憂患感,源於壹種對生命的感恩,這種感恩是如此的寬廣,如此的多事。人生如此轟轟烈烈,人生如此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