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餛飩[10]演變而來的餃子,起源於中國的古角落,原名“餃兒”,漢族傳統面條,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是東漢時期南陽聶陽(今河南南陽鄧州)人張仲景發明的[2-3],最初是入藥。餃子,也被稱為餃子,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它是中國北方人民的主食,當地的小吃,也是過年的食物。民間有句諺語叫“天冷氣和,過年吃餃子。“餃子經常用面粉和皮包餡煮。
砂鍋是壹種炊具。傳統砂鍋是用應時、長石、粘土等不易傳熱的原料制成的陶瓷制品。經高溫燒制而成,具有透氣、吸附、傳熱均勻、散熱緩慢的特點。依賴砂鍋的菜譜有砂鍋雞、砂鍋豆腐、砂鍋魚頭等等。傳統砂鍋由於制作工藝和原料的問題,不耐溫差變化,容易爆裂,不能幹燒。針對傳統砂鍋的這壹問題,近十年來,經過研究和改進,在原料中加入鋰輝石,制成耐高溫砂鍋,在保持原有優點的同時,可以承受幾百度的高溫而不開裂,大大提高了砂鍋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