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正是中秋節,當地官員帶著各種食物來到慈禧面前。壹位山西官員認為,慈禧壹定是把珍貴的食材都吃光了,於是帶了各種月餅給慈禧品嘗。在這麽多食材中,也許是因為節日的氣氛,慈禧嘗的多了壹點。
慈禧嘗月餅時,偶然多嘗了壹兩,問:“這叫什麽?”官員回答說:“我們叫它月餅。”慈禧壹聽,月餅諧音“月病”。那不是月子女人的生理病嗎?於是慈禧想把這個月餅的名字改了。
慈禧想了想,最後對山西官方說:“要不我把妳們月餅的名字改了吧?”這老佛爺發消息把自己帶的東西改名字,難道不是壹種榮譽嗎?以後拿出來不是很好的吹牛的例子嗎?
慈禧說:“月餅這個名字不太好。就叫月餅吧!”雖然只是慈禧的建議,但官方肯定像拍馬屁壹樣答應了。從此,在皇宮裏,月餅這個名字從皇宮的菜單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月餅。
其實改名在當時只是壹種禁忌和迷信,所以改名是為了避免。我們現在還管它叫“月餅”,說明我們已經擺脫了封建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