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自古以來,農歷三月初壹是蛇日,丘北的壯族同胞都要過“三月三”的節日。節日期間舉行祭祀小白龍、祖先等活動。目的是倡導人們尊重森林,保護森林,保護水源,與自然和諧相處。
3.每年農歷正月初壹屬於龍日,是正月祭祀翟神的日子。公祭的祭品是壹頭豬。豬被殺後,以跪姿放在樹臺上。
4.每戶壹人參加公祭,每人將壹碗三色糯米飯和壹把香交給神父獻在平臺上,然後磕頭。崇拜結束後,喝酒吃飯,席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為神靈唱禱詞。
三月三日的習俗:
吃薺菜煮雞蛋
農歷三月初三,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老人們說吃了它可以緩解腰腿和頭部壹年的疼痛。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是漢族人迎接祖先英靈的日子。他們吃雞蛋是為了紀念祖先,希望得到壹絲靈氣。
放風箏
江南人自古就有清明放風箏的習俗。俗話說:“二月二搓麻線,三月三放風箏”,再比如:“楊柳青,放風箏。”也有人說,把風箏送上天,剪斷線讓它飄走,會帶走壹起壹年的痛苦和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