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1活動目標
1.啟發孩子借助已有的繪畫經驗,大膽添加背景,豐富畫面。
2.引導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讓畫面充滿童趣。
要準備的活動
1.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孩子觀察瓢蟲,了解它們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習性。
2.制作專門的教具,讓孩子具體直觀地感受如何構圖,自然學會如何添加背景,讓畫面更豐富,更有童趣。
(1)用黑色水彩筆畫壹家瓢蟲,剪下來貼在8寸透明塑料板上。(參見圖1)
(2)選擇壹些8尺寸的畫,如姐妹花和寶寶樹、嬰兒樹葉、牙刷等(見圖2、圖3)。這些畫是孩子現有的繪畫經驗。
(3)把小朋友的作品依次疊放在透明板下(註意第壹張是白紙),把白紙拿掉,就可以看到透明板下的背景圖了。依次去掉這些圖片,可以看到不同的圖片。
活動過程
1.猜壹猜小朋友出的謎語,回憶壹下瓢蟲的外形特征:圓圓的身體像面包,頭上有壹對小觸角,上面有七顆星星。飛行和攀爬真的很聰明。(是瓢蟲)
2.展示教具,激發孩子對繪畫的興趣,豐富孩子的外貌。老師問:“瓢蟲的爸爸媽媽和寶寶壹起去哪裏玩?”老師把白紙拿下來,依次放上不同的背景圖片。孩子們高興地說:“去姐妹花和寶寶樹走壹趟”、“寶寶葉”、“牙刷”。
3.啟發孩子說出要添加圖片的背景。幼兒園老師問:“妳們的瓢蟲喜歡去哪裏玩?”孩子們會談論在水裏玩,在月亮上玩,玩牙刷等等。
4.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根據實際情況給予指導。
(1)重點引導不會或不敢加背景的孩子。妳可以用瓢蟲媽媽的口吻說,我和寶寶要去找花姐姐和寶寶樹玩。因為《姐妹花與寶寶樹》是孩子曾經畫過的畫,所以可以大膽加畫。
(2)重點引導不愛變色的孩子。妳可以告訴孩子,瓢蟲媽媽喜歡在橙味的葉子上玩耍,同時拿壹支橙色的馬克筆放在桌子上。這樣,孩子們會立即拿起壹支橙色的水彩筆,加上壹片橙色模糊的葉子。然後,孩子們會有意識地用棕色水彩筆給瓢蟲的妹妹加上巧克力味的葉子,用紅色水彩筆給瓢蟲的弟弟加上蘋果味的葉子。
活動擴展
鼓勵孩子把圖片編壹個故事,老師會幫忙記錄下來,交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們。
評論和分析
張老師發現,小朋友畫瓢蟲的時候,幾乎每張畫上只畫了壹只瓢蟲,想象力和創造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註意表面的主體,往往忽略了對背景的描述,所以畫面單調。針對幼兒的這壹特點,她設計了“小瓢蟲去旅行”的活動。活動以壹個謎語開始,讓孩子清晰地概括出瓢蟲的外貌特征,然後以擬人的口吻引出壹個瓢蟲家庭,啟發他們想象壹個瓢蟲家庭旅行的場景。然後,老師用透明教具演示瓢蟲旅行的地方,從孩子們畫的東西開始,啟發他們進壹步想象瓢蟲可以旅行到哪裏。這樣,老師很自然地調動了孩子們已有的繪畫經驗。然後,在進壹步啟發孩子聯想,發揮想象力的基礎上,老師提出了具體的繪畫要求:先用深色筆畫出小瓢蟲的家庭,再用其他漂亮的顏色畫出小瓢蟲旅行的地方,也就是背景。幼兒教師在活動過程中,可以關註幼兒的不同行為,找準幼兒活動中的困難和需求,用幼兒喜歡的方式進行引導。從效果上看,孩子們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畫面內容豐富,童趣十足,活動滿足了孩子們的創作和表達欲望。
幼兒園小班教案2主題假期背景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中國壹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過去,人們會在這壹天煮香甜的臘八粥。吃到香噴噴的粥,也預示著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如今,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工作節奏的加快,年輕壹代的父母很少記得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說、吃、看,過壹個熱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和歷史,但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太了解。因此,我們打造了“臘八節”這壹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們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積極參與活動,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臘月初八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和習俗。
2.要通過故事,把孩子培養成勤勞的人,“感受勤勞和懶惰”。
3.了解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文字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要準備的活動
1,臘八粥的相關圖片,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以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2.課前對春節和臘八節的了解;
3.教學課件的PTT制作。
活動過程
壹,活動介紹,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早餐吃什麽?(牛奶、雞蛋、面包卷、餅幹、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妳們都吃過什麽粥?(豬肉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看圖,告訴我粥裏有什麽。(強調臘八節和臘八粥)
總結:這是我們在臘八節吃的臘八粥。粥裏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幹、栗子、蓮子。
第二,欣賞故事
1,臘八節是哪壹天?
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麽?
3.臘八粥裏有什麽?
(重點:勤勞的人們)
第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調味品和五谷雜糧。
老師給孩子們壹壹介紹了臘八粥的各種調味品和五谷雜糧。簡單了解壹下這些五谷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臘八節不僅有好聽的故事,還有好玩的兒歌。我們壹起來聽聽吧。
過了臘八,就是過年了。
孩子,孩子,不要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了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蜜瓜發粘;二十四、掃屋;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炒羊肉;二十七、宰殺公雞;
二十八、送面子;二十九、饅頭;
熬夜30晚;新年第壹天扭。
幼兒園小班教案第三章藝術活動:漱口歌(唱歌)
活動目標:
1.學會聽音樂的前奏,用自然的聲音有節奏地唱歌。
2.學習如何用音樂漱口,感受衛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準備壹個白兔木偶玩具和壹個幹凈的水杯;教育掛圖“野外活動、藝術和漱口歌”
活動流程:
先講“衛生大白兔”的故事,引出主題。
1,老師展示兔子的木偶玩具並講述:這是壹只壹直講衛生的小白兔,牙齒潔白整齊,可好看了。妳知道她吃完甜點和晚餐後做了什麽嗎?
3.觀察動作表演和教育掛圖,理解並記憶歌詞。
4.老師按照歌詞順序表演漱口動作,引導孩子仔細觀察。
5.逐壹展示掛圖,和孩子壹起理解每張掛圖的含義。老師用歌詞解釋。在展示和講解掛圖時要註意打亂順序。
6.老師邊背誦邊表演,仔細觀察後讓孩子把掛圖按順序排好。
第三,老師示範演唱,幫助孩子感受歌曲,進壹步記憶歌詞。
1,老師彈唱歌曲,孩子邊欣賞邊學唱。
2.老師彈唱歌曲,孩子們根據音樂的內容有節奏地表演。壹到兩遍後,老師可以根據情況提示孩子讀完白字後重復。
第四,引導孩子學唱歌。
1,老師帶領孩子唱歌。老師要提醒孩子仔細聽音樂,前奏過後開始唱歌。同時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輕聲唱到獨立唱有壹個逐漸的過渡。
2、在老師的陪同下,小朋友唱歌表演。
活動擴展:
生活活動:午飯後播放音樂,組織孩子根據音樂提示正確漱口。
幼兒園小班教案4 I .活動目標
1.通過肢體動作感受短句和長句。
2.了解遊戲活動中螢火蟲的特點。
3.感受與同齡人合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圍巾鈴聲圖片
四、活動過程
方法
聽著音樂《妳好》進入會場。
(三)引入故事,了解螢火蟲的特性和生活習性。
壹天晚上,寶寶和媽媽壹起去露營。他們搭起了帳篷。天漸漸黑了。嬰兒擡頭看見許多星星在天空閃爍。嬰兒被迷住了。突然天空中所有的星星都飛了下來。星星怎麽會飛下來?原來是螢火蟲。螢火蟲怎麽飛下來(跳舞)?讓我們聽音樂。了解歌曲中螢火蟲的壹些特征(提著燈籠,像星星)
(四)徒手律動,歸納長短短語。
1.螢火蟲累了。他們將在哪裏休息?
2.讓螢火蟲來找我們怎麽樣?
3.聽音樂,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飛。
(5)適當節奏
1.免費玩圍巾
2.給螢火蟲裝上美麗的翅膀。
3.集體學習螢火蟲飛蹲飛蹲飛蹲
4.成雙成對的孩子壹起飛翔
老師剛剛畫了妳飛行的所有圖片。讓我們看壹看。他們飛了多少次?妳也飛同樣的航班嗎?
(6)樂器演奏
1.螢火蟲媽媽也給我們帶來了寶藏。這是什麽?他說他會幫我們找回他所有的孩子。讓我們聽聽他叫什麽。
2.孩子們用手學習
3.演奏樂器
4.螢火蟲寶寶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第五章活動目標
1.在分享中認識新的糖果,感知不同顏色、形狀、味道的糖果。
2.和伴侶壹起感受品嘗糖果的樂趣。
材料制備
1,每個孩子帶壹個棒棒糖。
活動過程
首先,每組小朋友介紹自己帶的棒棒糖。
1.妳帶的棒棒糖是什麽?
2.哪些棒棒糖妳沒見過?是什麽樣的?
2.猜猜這些棒棒糖是什麽味道?為什麽?
第三,讓孩子找自己喜歡的棒棒糖和孩子交換。
第四,孩子品嘗棒棒糖。
妳嘗過的棒棒糖是什麽味道?
反思和建議:
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孩子了解糖果,和孩子壹起分享快樂。因此,教師在描述糖果時,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孩子從外觀、味道等方面講述。第二節,當我問孩子們棒棒糖是什麽味道的時候?孩子會說是甜的。這時我意識到我的問題有點發散,就改成了這個棒棒糖是什麽水果?為什麽?但是前面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為什麽,孩子們不會回答,我也不知道怎麽回答,就把問題改成:妳在哪裏看到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6小班音樂活動:
小手爬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合拍做節奏“小手爬”。
2.在老師提問的引導下,學會模仿歌詞和動作。
3.能夠積極參與模仿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4.跟著歌曲的旋律壹起唱。
5、能大膽表達歌曲的內容和情感。
活動準備:
孩子們有合拍做動作的經驗。
活動流程:
先復習壹下“拍手點頭”的節奏
1,集體復習,老師和小朋友配合音樂做動作。
2、模仿,“拍手點頭很開心。我們拍手還能做什麽?”老師可以讓模仿新內容的孩子做小老師,帶大家做新動作。)
第二,老師示範。
1.老師壹邊示範,壹邊以較慢的速度唱歌。
2、小朋友說說小手先爬到哪裏了?後來妳爬到哪裏去了?
第三,孩子學會做節奏。
1,隨著老師的歌聲拍手。
2.和老師壹起唱歌的時候拍手。
4.老師和孩子們唱歌和表演的速度較慢。
第四,孩子模仿節奏。“小手都爬不上去,還能爬哪裏?小手從哪裏爬下來爬上來的?”
1.老師和孩子壹起做幼兒模仿的新動作。
2、孩子做小老師帶大家做模仿新動作。
動詞 (verb的縮寫)復習活動。
“喵!小花貓發現了壹只小老鼠。讓我們都成為可愛的小花貓!”演唱並表演《咪咪小花貓》,然後走出教室。
教學反思
我根據音樂的特點和歌詞的內容,結合孩子的年齡和對事物的好奇心,設計了這節課。設定了兩個活動目標:第壹個是感受小手放在身上爬上爬下的樂趣,第二個是配合音樂旋律做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動作。我把我活動的第壹個目標作為我活動的重點,第二個目標是這個活動的難度。我的活動準備是每個孩子都有壹個小手娃,課前學會用小手爬這首歌。我的活動設計始終以小寶寶為嘉賓的方式貫穿其中,為小寶寶表演節目鋪路,引發孩子們的表演欲望,從而體驗小手攀爬的樂趣,完成我活動的第壹個目標。通過提問和寫描述,感受上升和下降,完成我活動的第二個目標。互動部分完成了我活動的重點。在最後壹個互動環節,由於我的引導不到位,個別孩子還沒有體驗到互相攀爬的樂趣,這是我在以後的學習中需要加強和努力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第七章活動目標
1.引導孩子吹各種顏色的泡泡,通過吹泡泡來畫畫。
2.培養孩子對藝術的興趣。
3.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
要準備的活動
每組1,1用各種水彩顏色洗,每人壹根吸管。
2.範畫:1泡泡畫。
3.每人有1張抽牌。
活動過程
壹、帶孩子玩抓泡泡的遊戲,引起孩子的興趣。
第二,壹幅示範畫,引導孩子觀察。
老師:看!這幅畫有各種顏色的圓圈,多漂亮啊!妳想知道他們是怎麽畫的嗎?
第三,展示工具和材料,老師演示泡泡畫的過程。
老師:這裏有五種顏色的水用來吹泡泡。它們是紅色、黃色、綠色、藍色和紫色。
還有壹種吸管,可以蘸上彩水吹出漂亮的泡泡畫。
2.老師演示泡泡畫。
(1)把吸管的壹端蘸上顏色,舔壹舔。
(2)對著紙輕輕吹壹個泡泡,紙上留下五顏六色的泡泡。
(3)不要總是用壹種顏色吹,要經常變換顏色吹出不同顏色的泡泡。
第四,講解要求,孩子操作,老師指導。
現在讓孩子們吹泡泡畫畫,讓他們在畫紙上畫滿泡泡。
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繪畫操作。
鼓勵孩子們在白紙上畫畫。提醒孩子註意衛生,不要把染好的泡泡吸入嘴裏。
動詞 (verb的縮寫)作品展覽
出去繼續玩抓泡泡。
幼兒園小班教案8壹、主題的由來與活動設計的思考;
火辣辣的太陽、清涼的西瓜、好玩的遊泳池、好吃的大西瓜……這些都能告訴孩子,夏天來了!我們要去吃西瓜,每次吃西瓜,孩子們看到大西瓜總是很興奮。他們情不自禁地拍著、撫摸著、擁抱著它...西瓜是孩子們夏天最熟悉的水果,他們最熱衷的是西瓜的甜瓤,百吃不厭。根據孩子們的興趣熱點,活動主題“西瓜甜”應運而生。
二、主題網絡圖:
西瓜甜
變廢為寶:西瓜皮的妙用
生活:涼拌西瓜皮
運動:運輸西瓜
科學:甜西瓜
音樂:大西瓜
藝術:大西瓜
三、主題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探索,了解西瓜的特點、種類和作用。
2、了解西瓜,知道西瓜是夏天的主要水果,願意用各種方式代表新的體驗,體驗自己動手的樂趣。
3.體驗與同齡人交流、分享、自由表達的樂趣,獲得成功感。
課題內容及實施過程記錄:
四。活動的具體安排:
活動1:科學:甜西瓜
(1)活動目標:
1,知道夏天的主要水果——西瓜,通過觀察和品嘗說出它的主要特征。
2,知道西瓜水分多,能消暑解渴,喜歡吃西瓜。
(2)活動過程:
1,觀察西瓜的形狀:
今天晚飯後,我吃了壹個大西瓜。看到西瓜,孩子們像往常壹樣興奮。引導孩子觀察西瓜的外部特征:“西瓜是什麽形狀?那是什麽顏色?(孩子可以自由觀察和講述)
楊璐:“西瓜是圓的,我還見過橢圓形的西瓜。”
申克:“西瓜是綠色的,我還看到上面有黑色的花紋。”
夏浩峰:“他壹頭細尾巴。”尤樂嘉:"不,那是西瓜藤。我在西瓜地裏見過西瓜。”我贊許地向他豎起大拇指。經過壹番討論,孩子們明白了西瓜長在地裏,有長長的藤蔓。
2.觀察西瓜的內部特征:
老師切開西瓜,讓孩子們仔細觀察西瓜裏面是什麽:西瓜裏紅色的果肉和黑色的小籽。
這時,雷倩說:“我也吃過黃西瓜,好甜。”潘晨陽著急地說:“黃西瓜不甜。”“不,我已經吃過了。很甜。”那為什麽我媽說西瓜只有果肉是紅色的才是甜的?我不知道。看到孩子對這個問題有疑問,我鼓勵他們回家再問問父母,讓孩子自己明白答案。
3.品嘗西瓜,說出它的味道:
西瓜果肉很甜,含有大量水分。吃到肚子裏很涼,很解渴。
4、了解西瓜的用途:
西瓜是夏季的主要水果,可以消暑解渴。鼓勵孩子們多吃西瓜。
5.代內容:不同種類的瓜瓤。
(3)活動反思:西瓜是孩子夏天接觸最多的水果。在生活中,孩子對它很熟悉,很感興趣,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在預設方案的基礎上,生成不同種類的瓜瓤,獲得新的學習體驗。
活動二:活動記錄:吃西瓜,涼拌西瓜皮。
在吃西瓜的過程中,有小朋友抱怨:“老師,羅振誌也吃了西瓜皮。”壹些孩子笑了。“西瓜皮還好吃?”有的孩子居然學他的樣子,啃瓜皮。“那麽西瓜皮好吃嗎?”我問。孩子們安靜下來,過了壹會兒有孩子說:“我沒吃飯。”有小朋友說:“不好吃,應該扔掉。”還有人說:“不知道。”剛吃了瓜皮的孩子說:“脆皮無味,不太好吃。”我知道,按照孩子們以前的生活經驗,西瓜皮自然要扔掉。於是我和孩子們商量,達成共識:試試看!如何讓西瓜皮好吃?
於是我們就忙了起來,先把西瓜的青皮剝下來,然後洗幹凈切成條狀或塊,從食堂裏拿各種調料,商量著做壹個“涼拌西瓜皮”。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孩子們是那麽的投入,像小廚師壹樣,但是他們拿著刀的手卻是小心翼翼的,笨拙的。(壹般大人都不放心他們用刀。)辨別調味品時,大部分孩子都分不清香油(缺乏生活經驗)。加入鹽、味精、香油、醋四種調料後,小火煨壹會兒,“涼拌西瓜皮”終於完成了!我讓孩子先聞聞,孩子大叫:“老師,這個菜壹定很好吃!”它聞起來不錯。張藝瀚:“它嘗起來像奶奶拌的黃瓜。”。”我舀起壹勺放進嘴裏。孩子們等著大眼睛(都站起來了)。當我露出高興的表情時,孩子們大叫:“老師,我也要吃飯。我嫉妒!“所以我在每張桌子上都放了壹個盤子。終於可以品嘗了!孩子們看著眼前的“涼涼的西瓜皮”,迫不及待。他們壹掃就喊:“老師,我還沒吃飽呢!”“真好吃!”李澤睿:“酸酸的,但是有點甜。“我把剩下的都給了孩子,還是滿足不了他們。於是,我問:“吃不飽怎麽辦?”孩子們馬上意識到:回家和媽媽壹起做個“涼拌西瓜皮”。
活動反映:
孩子通過動手實驗搞清楚了原來的問題,西瓜皮是可以吃的。在獲得新的體驗後,孩子們知道了西瓜皮可以做成美味的涼拌,在活動中,孩子們體驗到了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和成功。
活動三:美術:大西瓜
(1)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的意願給喜歡的大西瓜(西瓜種)定性,滿足孩子的興趣需求。
2.提高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2)活動過程和記錄:
1,展示西瓜,讓幼兒觀察西瓜的形狀和顏色。
2.討論:妳想怎麽畫壹個大西瓜?
我的問題引起了孩子們的討論,孩子們大膽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小朋友說“我想畫壹個大西瓜”,有的小朋友說“我想畫壹個切開的紅色西瓜”;有的說:“我要自己設計壹個大大的方形西瓜。”
3.兒童的特點是根據他們現有的學習經驗。
4.在表現之後,孩子們與他們自己的作品交流。
嘎嘎:“我畫的西瓜娃娃是圓形的,穿著綠色的衣服,上面有黑色的圖案,還紮著壹根辮子。”孩子們開始了解西瓜的結構。
我自己來。楊洋說著,先拿起鹽,嘴裏嘟囔著“少鹽、少醋、少醬油、少香油”,往西瓜棒裏加入各種調料,然後拿起筷子笨拙地攪拌均勻。“媽媽,嘗嘗吧。就說味道好。妳很棒。”我拿起壹塊,嘗了嘗,然後像兒子說的那樣誇了起來。這時,聰聰也拿起壹塊放進嘴裏。我問:“味道怎麽樣?”楊洋假裝說:“這味道就像老師在學校做的。”我補充道,“楊洋,妳很棒。妳教妳媽做西瓜皮菜。楊洋急忙擡頭說道,“老師說這叫涼皮西瓜皮。"
“對,對,對,涼拌西瓜皮。”我也循著聲音。壹臉沾沾自喜,覺得老師的教學方法真的很好。既能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能在讓孩子教家長的過程中,測試孩子在課堂上的接受能力。這是壹舉兩得。“媽媽,西瓜皮還能幹什麽?”楊洋又問道。我說:“西瓜皮也叫西瓜青大衣,用途很多,還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利尿解暑的功效。我媽前兩天喉嚨痛吃的西瓜霜含片也是需要它做的。“這次我知道了。看著看似無法理解的表情,我覺得現在的孩子可能記不了那麽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壹點壹滴的小事,通過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孩子的知識壹定會非常豐富。”媽媽,西瓜皮的用處就這麽多,那我們以後就不要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