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雞的家常做法
很多人對藥膳雞的做法不是很清楚。這樣的美食對人體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吃這樣的食物對滋補身體有非常好的作用。藥膳雞的制作過程並不是很復雜。
藥膳雞的做法:
原料
母烏雞壹只,洗凈,煮熟,撈起放入燉鍋內,用人參50克,當歸20克,黃芪50克,黨參30克,蓮子20克,山藥50克,百合30克,薏米50克,紅棗30克,枸杞子10克,全部洗凈。
工作方法
1.將開水焯過的雞肉放入燉鍋中,加入差不多滿鍋的水,大火燒開後加入沈明、當歸、黃芪、黨參、蓮子。燒開後,撇去浮沫,蓋上鍋蓋,小火燉半小時。
2.加入山藥、百合、薏米,蓋上蓋子繼續煮。
3.總共壹個半小時後,放入適量的鹽,加入紅棗和枸杞,蓋上蓋子小火燉半小時。
4.鍋軟爛後,倒入湯碗。如果妳煮雞肉,兩個小時後它就會變軟腐爛。但是,最好用老母雞做湯。
方劑參考與藥膳
1,烏骨雞100g,山藥50g,冬蟲夏草10g,配湯食用,可治疲勞。
2、烏雞壹只,宰殺時從肛門口取出內臟,洗凈,將熟地黃、白芍、當歸、知母、地骨皮各10g放入雞腹,縫合切口,加入適量鹽和水。用於蒸熟的食物。可治療氣血不足引起的潮熱、盜汗、月經不調。
3、壹只烏雞,宰殺時從肛門口取出內臟,將蓮子肉25克、糯米、花椒3克放入雞腹,縫合切口,煮熟,空腹服用。適用於腎虛引起的赤白帶下。
4.宰殺壹只烏骨雞時,從肛門取出內臟,將黨參30g、茯苓白術15g、砂仁10g、砂仁3g塞入雞腹,縫合切口,煮熟後除藥。具有健脾止瀉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泄瀉、消化不良。
5、烏雞150g,絲瓜100g,雞內金10g,同湯,加適量鹽調味。適用於血虛閉經。
6.北芪蒸雞250-500克,北芪雞丁30-50克,用適量的鹽和水蒸熟。具有滋陰益氣、健脾生血的功效。適用於精神疲勞、血虛頭暈、氣虛脫肛、月經不調、白帶過多、子宮脫垂。
以上是對藥膳雞做法的詳細介紹。按照以上方法制作藥膳雞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做藥膳雞的時候,要註意時間。這種美食制作時間長,制作時需要耐心。
擴展閱讀:
冬季健康藥膳
壹種風熱感冒藥膳
1.茶豆飲
材料:綠豆30克,茶葉9克,糖適量。
方法:先將茶葉用紗布包好,與綠豆壹起加水,待綠豆成熟後,將茶葉撈出,加糖溶解。
用法:趁熱服用,壹次或分幾次飲用。
功效:綠豆味甘,性寒,清熱解毒,可治痘痘引起的熱毒。加入茶葉利尿和白糖清熱,可用於治療感冒,喉嚨痛,發燒,排尿困難或兩者兼而有之的人。
2.薄荷粥
材料:薄荷15g,粳米60g,冰糖適量。
方法:先將薄荷汁熬制冷卻,再將粳米放入鍋中加水煮沸,制成粥。粥要煮的時候,可以加入薄荷汁和冰糖。
用法:微溫服用,出汗為佳。
功效:薄荷是疏散風熱的重要藥物。加入粳米和冰糖煮粥,可以促進發汗,保護腸胃。最適合已知有胃病,新近又受風熱影響的人。
壹種潤肺止咳的藥膳
1.栗子燉肉
材料:瘦豬肉500克,栗子300克,蔥姜少許,料酒,糖,醬油。
方法:將豬肉切成小方塊,栗子去皮。將鍋中的油和糖翻炒至黃紅色,加入醬油,加入豬肉、栗子、蔥、姜和料酒煮至肉變軟。
功效:潤肺化痰,補腎健脾。
2.雪梨川貝湯
材料:雪梨2個,川貝4克,冰糖75克。
制法:將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塊,放入大碗中,加入川貝母、冰糖和150g清水,待鍋內清水煮沸後,放入蒸籠蒸1h,取出溫服。
功效:潤肺止咳,清熱化痰。
壹種治療慢性鼻炎的藥膳配方
1.新沂水煮蛋
材料:辛夷10克,雞蛋2個。
制法:將辛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置火上,煎1碗。將雞蛋煮熟,剝殼,紮壹定數量的孔。將砂鍋放回火上,倒入藥汁煮沸,再加入雞蛋,煮壹會兒。
用法:喝湯吃雞蛋。這是1日劑量,分兩次服用。
功效:祛風通竅。適用於慢性鼻竇炎、流鼻涕等疾病。
2.絲瓜藤燉豬肉
材料:絲瓜藤3-5英尺,瘦豬肉60克。
制法:將絲瓜藤洗凈,瘦豬肉切塊,同鍋熬湯至熟,加少許鹽調味。
用法:喝湯吃肉。這個是1日常,拍了兩次。五天就是1個療程,連續使用1-3個療程。
功效:清熱消炎,解毒開竅。適用於慢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發作、流涕、劇烈頭痛等。
壹種補血益氣補腎的藥膳
1.巴戟天如何用大蒜炒白蝦?
做法:蜜制巴戟天5克蒸15分鐘備用,薤白(別名根蒜、山蒜,30克)去皮洗凈,白蝦(200克)去蝦槍,用鹽、雕酒腌制備用。
將油倒入鍋中,加熱至七成熱。將白蝦倒入鍋中,煎至表皮酥脆。
鍋裏留底油,放入巴戟天和薤白炒香,再放入蝦仁壹起翻炒,放入鹽和雕花翻炒至香,最後放入紅椒油翻炒出鍋。
功效:此藥膳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2.鮮玉竹炒百合
練習:
1.新鮮玉竹(15g)洗凈去皮,切成菱形塊備用;將芹菜(100g)切成條狀備用。
2.百合(25g)去皮洗凈,枸杞(1g)冷水浸泡30分鐘。
3.鍋裏底油加熱,放入芹菜翻炒1分鐘,加鹽和糖調味,鋪在盤底。
4.鍋中放油,燒熱,放入鮮玉竹、百合、枸杞,翻炒片刻,加鹽、味精、白糖調味,放在芹菜上即可食用。
功效:此藥膳具有滋陰生津、除煩止渴的功效。
夏季藥膳煲湯的做法介紹
1.靈芝陳皮老鴨湯
鴨肉是夏天真正的肉食。壹是營養豐富。根據現代營養學,每100g鴨含蛋白質16.5g、脂肪7.5g、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元素。二是能防病治病,如古代醫書《日用本草》中說“能養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益氣利水,養胃生津”。可以說是補充了過多消耗的營養,去除了夏季濕熱帶來的不良影響。靈芝養心安神,是湯,在陰雨悶熱的日子裏保健調理特別有效。另外,湯很新鮮,很好吃。
材料:靈芝50g,蜜棗3個,幹橘子1/4個,老鴨1只,姜3片。
烹飪:靈芝浸泡4小時以上,洗凈;蜜棗、陳皮洗凈;老鴨洗凈,去內臟和尾部;然後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大火燒開後文火燉2.5小時,加入適量的鹽和油。這個量可以3~4個人用,鴨子可以挑起來拌醬油佐餐。
2.南七杜仲豬脊骨湯
緩解頸部和腰部疲勞—
材料:黃芪60克,杜仲30克。、花生60g、1豬尾、姜3片。
南芪的功效和北芪差不多,但沒有北芪那麽溫,所以很適合補南方。用杜仲、豬尾巴益腎壯骨養血,對學習熬夜、頸腰疲勞酸痛有效。
烹飪:炒杜仲。在小火的鐵鍋裏,撒上少許鹽水,翻炒片刻;將黃芪和花生洗凈,浸泡;豬尾巴洗凈,去毛。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用武火煮沸2小時,加入適量鹽和油。
3.桑葉枸杞豬肝湯養肝明目。
材料:桑葉20g,枸杞20g,豬肝150g,生姜2片。
桑葉杞子滾豬肝湯具有疏風養肝、明目的功效,對因緊張復習而頭暈目眩的考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烹飪:桑葉、枸杞洗凈,略泡;豬肝洗凈,切成薄片,用少許油、醬油、生粉腌制10分鐘。先將桑葉、枸杞、生姜放入鍋中或炒鍋內,加入清水750毫升(3碗)。
清肺湯
1,銀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材料:銀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做法:將以上材料洗凈,加水,放入鍋中,煮3小時。
2、桑葚白百合排骨湯。
材料:桑白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做法:將以上材料清洗幹凈,加水,然後放入鍋中煮1.5小時。
3、潤肺銀耳湯原料:
材料:銀耳5克,冰糖50克。做法:將銀耳放入鍋中,用溫水浸泡30分鐘,待銀耳發育完全後,除去蒂和雜質,將銀耳撕成碎片,放入幹凈的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煨1小時,再加入冰糖,至銀耳燉爛。
4、火腿冬瓜湯原料:
材料:火腿片和冬瓜。材料:蔥絲、姜絲、蝦皮、鹽、糖、香油。做法:鍋中燒開水,將冬瓜片和配料放入鍋中煮10分鐘,然後加入火腿片,2分鐘後出鍋。取出前加入蔥花、香油、鹽和糖。此湯鮮香可口,有燥濕潤肺之功效。
藥膳排骨湯的做法
制作藥膳排骨湯所需的食材:
材料:排骨半斤,枸杞適量,大棗3枚,香菇若幹。
藥膳排骨湯的步驟:
1.準備食材,紅棗。
清洗枸杞
3.黨參
4.先將排骨用熱水焯壹下,起泡沫,然後繼續加入冷水,加入泡好的香菇,煮10分鐘,然後轉小火燜壹小時,再加入枸杞和黨參再燜半小時,就可以出鍋了。出鍋的時候撒點鹽。
5.習慣性的先喝壹大碗湯,再慢慢吃肉啃骨頭~
三種藥膳湯的做法
藥用烏骨雞
食譜介紹:烏雞不能和銅鐵鍋放在壹起。烏雞男女皆可吃,主要是滋陰補血。
材料:烏雞、黃芪、枸杞各20克,當歸、黨參各10克,麥冬15克,大棗10克。
練習:
1,麥冬15g,大棗10,泡幾個小時。
2.藥材小顆粒用紗布包好放在雞肚子裏,大的直接放外面。
3.放在高壓鍋裏燉雞。小貼士1,壹次吃不完就放鍋裏,藥趁熱帶,藥材不要扔掉。
2.麥冬的主要作用是滋陰,適用於虛熱患者;
3.高血壓患者加五味子;血虛增棗;比如天冷的話,可以加10g幹姜。
4、烏骨雞的選擇,最好是年齡大壹點的。
藥用鰻魚
配料:鱔魚600克、黃芪20克、當歸20克、川芎15克、紅棗15克、黨參20克、枸杞子10克、水100㏄102;葡萄酒。
練習:
1.將處理好的鮮鱔魚洗凈,切成3cm的條,放入沸水中焯約3min,撈起備用。
2.向湯鍋中加入水、黃芪、當歸、川芎、大棗和黨參,煨大約30分鐘。
3.取湯碗放入第二種方法的湯料、鱔魚、枸杞中,放入蒸鍋煮20分鐘左右。
蟲草藥湯
食譜介紹:此藥膳湯老少皆宜,潤肺護肝,補腎養顏。材料(6-8人)
藥材:枸杞19g、元肉19g、去核大棗38g、黨參16g、玉竹38g、巍山12g、冬蟲夏草8g。
輔料:雞肉或豬肉瘦肉(素食者可用蜜棗代替)
練習:
1,將藥材和肉焯壹下,清洗幹凈。
2.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燒開,小火燉3-4小時。
3.最後加入少許鹽調味。訣竅是將壹些草藥浸泡在水中,去除硫磺熏蒸產生的酸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