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幾種宿根花卉的栽培技術

幾種宿根花卉的栽培技術

1,菊花

別名:六月,忠菊,虎菊

產地:北美

用途:可用作花壇材料。

栽培:適合露地直播或育苗。育苗壹般在3-5月進行。播種前將種子用溫水浸泡4-6小時,播種覆土0。

3CM,約10-12天;播種8-10真葉的幼苗,間距40 cm。種植後要適時澆水,生長期間註意澆水施肥。菊花顏色鮮艷,花期長,管理簡單,耐幹熱,耐陽光,耐半陰,土壤疏松,排水良好。

2.宇宙

別名:掃帚李、波斯菊、秋英

產地:墨西哥

用途:適合作為花境的背景材料,也可種植在樹籬、巖石、懸崖、樹壇或房屋旁。

栽培:苗期正常開花需短日照處理,掌握適宜的播種期;宜在野外直播或育苗;播種覆土約1CM,出苗約5-10天;幼苗的5-6片真葉應立即移栽。種植距離為30-50厘米。生長期要進行去心,促進分枝,控制過高,避免後期倒伏。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不允許積水,避免極熱,容忍土壤貧瘠。

3.金雞菊屬

產地:北美

用途:花壇、路邊擺放整齊,也適合在坡地、草坪上種植或制作地被。

負載培養:育苗壹般在3-5月進行。播種前,用溫水浸泡4-6小時。播種覆蓋度約為種子的兩倍,出苗約需10-12天。春播幼苗6-8用土塊種植。秋播苗可移栽壹至二次,在冷床或冷室越冬,第二年春天再裝園或花盆。

避熱,喜陽光,要求排水良好的土壤。

4、蜀葵

別名:饅頭花,張虹。

產地:中國四川。

用途:黃蜀葵植株高大,色彩豐富,宜沿墻、路邊、坡腳種植。

也可以作為花境的背景材料。

負載培養:將種子種植在培養土中,覆蓋約0。

4CM,保持濕度,5-7天左右出苗。

8-10幼苗真葉用土塊種植,株間距35cm;種植後及時澆水,開花前結合中耕除草施肥1-2次。

該物種喜光,喜光,不耐陰,地下部分耐寒。在華北露地不擇土也能越冬,但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生長良好。

5、釣鐘柳

原產地:墨西哥和危地馬拉

用途:吊鐘柳顏色鮮艷,花期長,適合花境種植及其他藍色宿根花卉。可以形成非常鮮艷的色彩景觀,也可以盆栽觀賞。

播種繁殖。

秋季或2-3月播種,適宜溫度3-18度,5月上旬播種。

喜歡陽光充足、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忌炎熱、幹燥、酸性土壤,而且必須排水良好,含有鈣質肥沃的砂壤土。

6.馬蘭花

別名:iris

產地:中國、日本、朝鮮。

用途:適合作為花境的背景材料,也可種植在樹籬、巖石、懸崖、樹壇或房屋旁。

栽培:適合露地直播。播種前,將種子用溫水浸泡在10-20水中時,播種蓋約2CM,種子在黑暗中發芽約20-25天。

該品種栽培管理簡單,耐旱、耐熱、耐寒、耐曬、耐半陰,對土壤無嚴格要求。

7.紫錐菊

栽培:秋季露地直播多。播種前將種子用溫水浸泡10-20小時,在21-23度發芽,暴曬後播種,覆蓋約1CM,約7-12天出苗。

種植區要施足基肥,要求排水良好,肥力適中的酸性壤土。生長季每兩周要施肥1次,喜陽光,堿性土壤不好生長。

8.紫花地丁

別名:貓臉,鬼臉花

產地:北歐

用途:花期早,花期長,色彩豐富,是優良的花壇材料。

栽培:播種前,先將種子放入冰箱晾幹,在零下5度以下冷凍6-8天,然後用溫水浸泡8-10小時,再用草木灰拌種。播種時覆土約0。

3CM,約8-12天,6-8片葉土塊種植,適合淺載。

株距為10—12厘米。

花壇用苗木應在6月上旬5438+10月存放在陰涼的花壇內,覆蓋pu墊和塑料薄膜越冬。冬季夜間溫度不應低於5度。

9.風鈴草

別名:鐘華

產地:南歐

用途:粗壯的植物,像風鈴壹樣的鐘形花朵,鮮艷典雅的顏色在歐洲非常受歡迎。它們是春末夏初小花園裏常見的草本花卉,常用來表達健康溫柔的愛情。

在國內還處於引進階段,但在鮮花商場和藝術拖花裏都能看到。

風鈴草屬適合配置小花園作為花壇和花境的材料。

如果以風鈴草、觀賞向日葵為主要材料,配以常春藤、海金沙、絲石竹籃等插枝,就會呈現出壹種熱鬧繁華的歡樂氣氛。

如果以紫色風鈴草為主花,配以白色百合、飛燕草、蘆筍為插花,會顯得安靜而有女人味。

栽培:在溫暖地區,以秋季播種為好,種子較小,覆土不宜過厚,發芽適宜溫度為20-24℃,出苗時間為滾後14-16天,冬季註意防寒。

風鈴草屬耐寒,怕熱。

我喜歡陽光充足、肥沃疏松的沙壤土。

苗木需要移栽1次,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每半個月施肥1次,夏季適當遮蔭,避免日曬。

10,鼠尾草

被稱為“窮人的香草”,曾被用於治療霍亂或痢疾,是藥材中最珍貴的。

從藥效上來說,它不僅具有防腐、抗菌、消炎的作用,還能安神、改善多汗癥、美化皮膚。

氣味:香氣濃郁,甜而微苦。

栽培和繁殖方法:

①宜種植在排水良好、日照充足的土壤上,尤其是堿性土壤上。

②可通過扡插或壓條繁殖。當然也可以通過播種來實現。播種時請選擇春秋兩季。

由於鼠尾草的種殼較硬,播種前需要用40度左右的溫水浸泡24小時。

③花期:2-5月。

(4)收獲時間:3-6月收獲不是收獲花朵,而是收獲樹葉,所以春夏之交,樹葉茂盛飽滿時收獲最好。

羽扇豆11

盧學名lupiunspolyphylluslindl,又叫羽扇豆。

羽扇豆,豆科屬,原產北美西部,後傳至歐洲。

多年生草本,掌狀復葉,多嵌於基部,小葉10 ~ 17,葉厚,葉光滑,背面有粗毛。

總狀花序頂生,高40 ~ 60 cm,尖塔狀,顏色豐富艷麗,常見紅、黃、藍、粉,有2朵小花萼片,唇形,側直立,邊緣向後卷;龍骨瓣彎曲。

豆莢長3 ~ 4厘米,種子大,褐色光澤,扁圓形。

園藝栽培品種繁多。

(1)成長習慣

性愛喜涼,喜陽光,忌炎熱,略耐陰。

根深,根瘤少。

要求土層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壤土(ph 5.5),中性、微堿性土壤植物不會長得好。

(2)育種模式

羽扇豆生產中多采用播種,春秋兩季均可,三月也可。但春播後,後生育期在夏季,受高溫酷暑影響,可能導致部分品種不開花或開花株比例低、穗短、觀賞效果差。

在自然條件下,秋播比春播開花早,長勢好,9 ~ 65438+10月中旬播種,次年4 ~ 6月開花。

72孔或128孔托盤,用於按需和覆蓋。

育苗土要疏松、均勻、透氣、保水,專用育苗土或泥炭土和珍珠巖的混合物較好。

種子大,普通或有包衣,約40粒/克。

發芽最適溫度為25℃左右,保證培養基濕潤。種子經7 ~ 10天萌發,萌發率高。

(3)栽培管理

羽扇豆苗期30-35天,待真葉完全展開後,分株移栽。

羽扇豆羽扇豆根系發達,移栽幼苗時保留原土,促進緩苗。

種植前應根據生長情況進行1 ~ 2次換盆,選擇桶高的盆,滿足主根根系生長需求,確定合理的種植密度。

鑒於秋播,越冬時應采取相應的防寒措施,溫度應在5攝氏度以上,以免凍害葉片,影響前期營養生長和觀賞效果。

羽扇豆喜涼,屬於多年生植物,所以在夏季高溫的管理上要特別註意,防止高溫高濕和曬傷造成葉片黃化、生長矮小甚至死亡。

在園林應用中,花期的羽扇豆也可以直接種植在林中的樹下和陰涼通風處,便於夏季管理。

盆栽觀賞後,要及時剪去殘穗和枯葉,控制好肥水,高溫期做好遮蔭,確保安全避暑。

(4)土壤pH值的調節

根據羽扇豆的生長習性,在栽培過程中控制和調節培養基的ph值對羽扇豆的正常生長和開花至關重要。

壹般來說,壹種簡單有效的調控方法是在栽培基質中施用硫磺粉。因為硫需要在基質中分解壹定時間(約40天以上)才能發揮調節作用,所以應盡早施用,壹般在移栽後出現2 ~ 3片真葉時開始,施用量取決於栽培基質的原始pH值。

另外,硫酸亞鐵、硫酸鋁等酸性肥料雖然能在短時間內降低ph值,但過高的鹽離子濃度會對植物根系造成毒害,生產中應少用。

(5)疾病控制

羽扇豆的葉斑病為褐色至黑色,危害葉和莖的生長,導致葉片早期死亡。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可噴灑1500倍,效果良好。

(6)相關品種

①廊——羽扇豆廊:植株緊湊的短品種,也是目前市場上培育的最新早開花品種。高40-50厘米,花期非常長,從6月持續到9月,能承受零下40度的低溫。

花穗整齊健壯,最多有65,438+02朵陪襯花,色彩豐富(紅、粉、黃、藍、白)。1、2月種植可當年開花,春秋兩季均可種植,適合盆栽觀賞。

②葡萄系列:高度100 ~ 130 cm,顏色混裝,花色多樣。作為背景植物,非常搶眼,能承受-40℃的低溫。

適合露地種植,常年觀賞。

(7)園藝應用

①盆栽觀賞植物

植株勻稱、葉片茂盛的矮化品種的出現,拓寬了羽扇豆的營銷範圍,讓它有機會進入普通家庭,加上它賦予的特殊意義,相信人們會倍加喜愛。

②插花

豐富的植物素材壹直是花藝大師創作的重要素材。隨著羽扇豆種植的不斷增加,其作為切花的使用價值逐漸被人們註意和發現,並實現了切花的栽培和生產。

③園林用途

羽扇豆以其特殊的植物形態和豐富的花序顏色,是園林植物造景中不可多得的配置材料。作為花境的背景和林緣河畔的叢植,會給人壹種異國情調和別樣的享受,越來越被專業人士接受和推崇。

12,火炬蓮花

(1)基本功能

火炬木,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名赤火棍、火炬花。

原產於南非。

中間根叢生,長60-80厘米,灰綠色。

花莖比葉子高,頂生穗密密麻麻,像火把。下面的花是黃色的,上面的花是橙紅色的。花期6-8月,65438+10月果實成熟。

可布置多年生混合花壇,也可作為切花。

(2)相關品種

紅綠燈系列:株高40cm,分枝多,花柱上紅下綠,視覺效果強烈。花期6-8月,耐-17低溫。

仙境系列:株高80cm,株型緊湊,花期6-6月10,花色雜,耐-17低溫。

(3)生長習慣

耐寒,長江中下遊可露天越冬。

我喜歡充足的陽光,但也能忍受半陰。

適宜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砂壤土中種植。

(4)栽培和繁殖

常用分株和播種繁殖。

植株分裂應在3月新葉萌發前或秋季開花後進行,植株分裂時每根上應留有須根。

壹般每3-4年分1個分株。

秋季播種,播種後20-25天發芽,幼苗需開花3年。

地面種植時,應施足基肥。

栽後及時澆水,春夏旺盛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

開花前要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開花後,澆水可以減少。初霜過後,老葉的葉尖變紅或枯萎,但仍保持常綠。

冬天用幹草或肥沃的土壤覆蓋地面,防止凍傷。

(5)病蟲害

銹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花莖。

發病初期,噴施石灰和硫磺的混合物或25%威秀靈乳油400倍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