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的寒冷天氣可謂是有利有弊。降溫降水過程可以改善空氣質量,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但對已進入或即將進入花期的果樹和溫室設施的安全性有壹些不利影響。此外,在小麥群體較大的地區,降水後容易發生小麥病害並蔓延。
據氣象資料顯示,1961年以來,我省3月下旬出現區域性冷空氣過程***11次,平均5.4年壹次。最強過程為2065438+2009年3月22日,最低氣溫降至14.9℃。此次冷空氣過程雖然比3月22日稍弱,但對我省農業和交通運輸的不利影響不容小覷。為此,河南省應急管理辦公室提醒:
加強自然災害的綜合監測和預警。氣象部門要加強綜合災害風險監測、預報、會商和研判,密切關註災害性天氣的發展變化,提前發布綜合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做好預警信息的準確發布。
加強作物管理,減少低溫凍害影響。北部和西部山區果樹已進入花期的地區,可采取早灌或噴灑防凍劑等措施;設施農業要及時檢修加固溫室設施;缺肥的冬小麥田要適當補肥,盡快排幹濕土塊,減少漬害,做好小麥病蟲害的動態監測和綜合防治。
加強交通管理。交通運輸部門要防範道路濕滑和低能見度天氣對交通運輸、城市運行和防疫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