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有土豆片,豆腐泡,蘑菇,粉條,海帶,茼蒿,韭菜,香菜,小白菜,大白菜,木耳菜,菠菜,油菜,喜歡吃肉的朋友也可以放火腿腸,丸子之類的肉類食物。香菜,生菜,油麥菜,幹豆腐絲,豆腐泡,海帶,不壹樣的店菜也不壹樣
冒菜不就是麻辣燙麽?冒菜和麻辣燙的相同點
1、都是麻辣口味
2、都是通過火鍋底料煮制
3、素材都近似,有藕片、土豆片、青筍、木耳等各種素菜及牛肉、鴨腸、B肝等葷菜。
冒菜和麻辣燙的不同點
1、成品形式不壹樣
冒菜是用笊籬把所有材料盛著放到鍋裏煮熟的,麻辣燙是竹簽穿著在鍋裏燙著吃。所以麻辣燙也叫做麻辣串,成都及其周圍地區又叫做串串香。
2、消費水準不壹樣
冒菜壹份壹份的賣,人均10-20元可吃飽,帶有快餐性質。麻辣燙壹般是數串數,小簽0.15元、大簽有不同的價格,人均30-6,70元,更加適合晚餐及夜宵。
3、就餐形式不壹樣
麻辣燙是變形的小火鍋,介於正餐與快餐之間,是坐著慢慢享用的;而冒菜是速食品,屬於快餐,就餐速度快、翻臺率較高。
4、售賣形式不壹樣
麻辣燙類似於正餐,占用的經營面積較大。因此投資額較高,壹般在3萬元以上(地攤麻辣燙另當別論)。冒菜是快餐類食品,經營面積要求不大,既可店堂化經營,又可推車沿街叫賣,投資額較低,不到2萬即可啟動。
5、制作形式不壹樣
麻辣燙是由調味工在後廚將湯鹵制好,端往前臺,由客人點菜並自行燙涮而食。冒菜是由後廚員工將客人點好的冒菜(按份或碗為計量單位)煮好再加以冒菜專用核心配料調制後,直接端給客人食用。
6、味型上不壹樣
麻辣燙壹般是以麻辣味為主,而冒菜的味型則非常豐富。除麻辣味以外,還有泡椒味、三鮮味、鹹鮮味、海鮮味等等。從出品看,除碗裝外,還有缽裝、盆裝、盒裝;為應令時節,夏季可推出酸辣系列,冬季可推出砂鍋系列,可以真正做到各取腹所需,各飽口之福。
7、湯料及衛生營養價值不壹樣
麻辣燙的湯相信沒人敢喝,那湯不知道煮沸過多少次了,而且用的油也不敢恭維。而冒菜的鍋底由幾十種名貴香料精心熬制,湯料以多種動物骨頭為原料,再輔以純動植物綠色調味品,絕無非法添加劑,真正使用壹次性鍋底,味道鮮美,又有益健康,壹年四季,老少皆宜。所以說,在湯料的衛生及營養價值上看,冒菜完勝麻辣燙。
冒菜
1、“冒菜”是成都的特色菜,重慶學名叫麻辣燙,“冒”字在這裏是動詞。準備壹鍋麻辣鮮香的湯汁,把菜用壹個竹勺裝好,壹般壹勺就是壹份。在鍋裏煮熟,然後盛到碗裏,順便再舀壹勺湯汁。冒菜的原料不限,這點和串串香類似,什麽都可冒,什麽都可上桌
麻辣燙素材成本怎麽算我們在市場上常見的麻辣燙小吃攤和門店,他們菜品價格壹般是這樣算的:2到3串素菜壹塊錢,壹串價格在3毛到五毛之間,但菜量非常少,壹串素菜上面基本上只有三四片木耳、壹片海帶、兩到三片藕等,其成本差不多壹到兩毛錢,而壹串葷菜價格在壹塊五到兩塊左右,成本5毛錢左右,單價是成本的兩倍左右,壹個客人吃飽大概需要十幾只串,價格在10—20左右,商家可以從中賺取壹般的利潤,不過這對餐飲行業來說,這利潤不算太高,去掉成本也沒有太多的毛利。
麻辣燙小吃攤想增加收益只能靠薄利多銷,而店鋪想增加收益可以把裝修弄得高大上壹點,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性,盡量把自己店鋪搞得像加盟連鎖店壹樣,然後再把菜品價格提高壹點,但比較好不要超出當地顧客的承受範圍,也可以經營壹些其它小吃作為輔助收益,搭配啤酒飲料或其他小吃等,很多門店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做的。
麻辣燙是大眾喜愛的小吃,但只靠符合消費者喜好和需求是不能長久活下去的,很多小吃也壹樣受到消費者的喜愛,但同樣存在店鋪倒閉和虧本的情況,想要自己經營的門店有持久的生命力,自身也要有突破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