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堅定逃跑的信念。
行為受意識形態支配。要順利逃離火場,首先要樹立堅定的逃生信念和必勝信心。並使之成為在任何艱難困苦的環境中都能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只有樹立堅定的逃生信念,才能保持強烈的逃生意識,增強必勝的信念,才能在火災中獲得生路。
2.爭取時間和速度。
爭分奪秒,快速撤離是自救的前提。根據火與煙的發展規律,煙火傳播快,煙有毒,所以人在煙霧中停留時間太長,重的造成受傷甚至死亡,輕的逃生受到很大阻礙。在火災中,經常會出現人們為了個人物品而耽誤逃生的情況,甚至有的人逃生後為了物品而返回火場,極其危險。
3.逃跑路線應該眾所周知。
盲目追逐和逃離他人的恐慌,不僅會耽誤順利撤離的時間,還容易感染他人,引發騷亂。所以,每次進入新的酒店或餐廳,都要先打聽壹下緊急疏散安全路線,親自走壹趟,做到心中有數。
理想的逃生路線應該是距離最短、障礙物少、壹次性到達樓外地面的路線。最好熟悉壹條配有逃生設備(緩降器、逃生繩、滑道等)的逃生路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所準備。
4、根據情況,靈活處理逃生、報警和滅火的關系。
當火災處於初始階段時,應采取報警、疏散老弱病殘和積極的滅火行動。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人,不要壹聽到“著火了”的叫聲就逃命,而應該幫助找出起火點和火勢大小再做決定。當火災處於初始階段時,最容易滅火。所以要積極參與滅火,發出火災警報。報警是獲得消防控制中心和消防隊救援的關鍵措施,因此需要利用通訊設施不失時機地向消防控制室報警。同時,要協助老弱病殘孕人員撤離。
5.不要呆在沒有消防設施的地方。
逃生困難時,防煙樓梯間、前室、陽臺可作為臨時避難場所。千萬不要在樓道、普通樓梯間等火災容易蔓延且沒有設施的地方逗留。
6.避免堆放、擁擠和踩踏。
在逃生過程中,非常容易相互堆積、擁擠甚至踩踏,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傷亡。面對只顧自己逃生,不顧他人死活的不道德行為,以及之前互相踐踏、擁擠的現象,不僅不能參與,還要想盡辦法堅決遏制。如果看到前面的人摔倒了,要馬上把他扶起來;看到人群時,應給予引導或選擇其他輔助疏散方式給予分流,以減輕單壹疏散通道的壓力。當確實無法分流時,要采取強硬措施堅決制止。同時,要警示和防止逆向人群的出現,保持疏散通道的暢通。
7、根據不同情況,充分利用建築物內的各種消防設施。
建築物內的各種消防設施,如防火門、防煙樓梯間、應急電梯、連接陽臺、避難層(室)等,是為逃生和安全疏散創造條件、提供幫助的有效設施,發生火災時應充分利用。
8.發揚團結友愛、舍己為人的精神。
雖然在火災中保護自己很重要,但我們也應該發揚團結友愛、舍己救人的精神,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幫助更多的人從火災危險中撤離。火災疏散統計表明,兒童、老人、病人、殘疾人和孕婦在火災傷亡人員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這主要是由於他們體質和智力不足、思維錯誤和行動遲緩造成的。如果能及時給予援助,他們是可以逃脫的。
典型案例:1993哈爾濱某居民樓發生火災。因為發現得早,樓內居民全部安全疏散。在此期間,該樓3單元李某壹家不顧火情,來回多次搶奪物品,被煙花阻斷無法逃生,導致4人同時被燒死在廁所內。
案例分析壹般來說,火災初期疏散是安全的,可以壹次性疏散到著火建築的室外地面。否則當火勢增大時,不僅要忍受煙、熱、毒的侵襲。也很難疏散到最安全的地方或部位,從而導致悲劇發生。大火猛於虎,大火留下的教訓深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掌握逃生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有哪些基本的逃避方式?
9.火災逃生的基本要求是冷靜,充分利用各種消防設施,遵循正確的逃生路線,應用有效的逃生或避難方法。在實際火災中,如果能正確使用逃生方法,就能順利逃生。
10,及時發現火情,迅速行動,逃生行動是爭分奪秒的行動。正確的逃生方式應該是立即起床,穿好衣服或帶上衣服和錢,關掉電源,跑出房間,關上門後進入過道,毫不猶豫地沖到樓梯間疏散到下層。如果有廣播,要認真收聽,按照廣播指引的疏散路線和註意事項進行。在沒有廣播或人員引導疏散的情況下,應選擇靠近樓外地面的安全通道進行疏散,這樣逃到著火的樓外地面是最安全的。
11.如果妳打開門,發現走廊或樓梯間有煙在流動,最好回到衛生間用水淋透衣服和毛巾,捂住口鼻,找壹個安全通道,以低姿態逃生。除了正常的疏散通道,壹層和二層的門、窗和陽臺也是可用的安全出口。
12.當樓梯口或下行通道被煙花阻斷時,首先要搞清楚煙花擴散的程度和必須通過的距離。如果通過煙火區的距離很短,火勢很弱,就要淋濕,捂住口鼻才能及時通過。也可以利用樓內的消防栓,用噴淋水覆蓋人的快速通道。
13.當火災樓層的上下兩層必須共用壹個安全疏散通道時,應先疏散火災樓層的人員,然後疏散火災樓層的上層和火災樓層的下層。因為煙花發展蔓延到上部最快,所以首先受到火災威脅的是上部。因此,當上層著火時,其下各層人員不必驚慌失措,與上層逃生流爭奪通道。
14.在確認正常的安全疏散通道已經被煙花牢牢封住的情況下,不要驚慌。建築內的各種輔助安全設施,如防煙樓梯、緊急疏散通道、應急電梯、室外樓梯、消防電梯等,盡可能利用疏散到地面。
15.當確認無法逃到室外時,應以尋找臨時避難所,等待消防隊救援為主要行動方案。如進入避難層、避難室、防煙室、防煙樓梯間,退到屋頂平臺上風側,進入無燈光防火區或防煙區尋求臨時自我保護。
16.當確認樓道已經被煙花封住(先用手摸門,如果是燙的,說明門外有煙花),無法開門沖出房間時,應先關門,阻擋煙花的侵入。避免到陽臺。如果沒有陽臺,可以撕窗簾、床單、被單等。做繩子。最好用水打濕,牢牢綁在暖氣管、窗框等處。順著繩子從窗戶滑下去。滑下去的時候,最好扶著枕頭或者墊子等。為了“軟著陸”。如果樓層較高,則進入較低樓層的陽臺或窗戶。如果這壹層的火情還是和上層壹樣,就要按照上面的方法壹層壹層往下滑,直到到達更安全的樓層,然後從安全通道逃到地面。也可以用滑桿、安全繩、緩降器等工具壹層壹層往下滑。因為下面幾層相對於火層和上面幾層是比較安全的。
火災中的自救逃生動作應根據火災的發展和建築環境中的消防設施,靈活掌握自己的逃生動作。特別要註意利用排煙系統、通風系統、通訊系統、防火分隔設施、安全疏散指示和疏散設施等為自身逃生創造有利條件。
如何正確使用逃生器?
17.下降裝置:是使用者依靠自身重量以壹定速度自動下降並可重復使用的逃生裝置。壹些高層建築和超高層建築安裝了緩降裝置。現在比如采用液壓復合阻尼技術,其救援高度可達數百米,適用於世界上任何高度的高樓緊急逃生。通常固定在逃生出口。緊急使用時,只需將腋下的安全帶紮緊,身體移出墻外即可。剛開始會慢慢下降幾米,然後會自動控制勻速,就像電梯下降速度壹樣,穩定安全可靠。
18,逃生滑道:
19.安全繩:部分高層建築和超高層建築設有安全繩。需要時,可將安全繩的壹端掛在窗戶或陽臺內的堅固物體上,人可以每秒1米的速度沿著安全繩下降。
20.緊急情況下,可以將室內的窗簾、床單、被子綁在壹起作為安全繩,順利逃生。由於長度原因很難到達地面,但可以借助繩索轉移到下壹層,逃離著火樓層。
21.救生袋:只要疏散人員鉆進這個長袋子,周圍的摩擦力就足以使人安全滑到地面。
22.滅火毯:美國化纖公司生產的這種毯子,可以裝在類似滅火器的圓筒裏。遇到火災時,可以拿出裝滿水膠的毯子蓋在身上,這樣就可以在熊熊大火中穿行,安全脫險。但是遇到濃煙需要用毛巾捂住口鼻。
23.空氣呼吸器和毛巾:有條件時應使用空氣呼吸器逃離火場。如果壹時找不到防煙裝置,可以用毛巾保護自己免受煙霧侵害。折疊毛巾備用。使用時捂住口鼻,最大限度地過濾煙霧的面積。穿過煙霧時,壹刻也不要把毛巾從口鼻處拿開。即使妳只喝壹小口,妳也會感到不舒服,失去逃跑的信心。
如何在逃亡中保護自己?
學習逃生中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是保證自我逃生安全的重要壹環。如果在逃生過程中因中毒、碰撞等原因造成身體受傷,不僅會耽誤逃生,還會留下後患,甚至危及生命。
24.爬行。火災現場的煙氣溫度較高,因此安全通道上方的煙氣濃度高於下方,尤其是近地面處。疏散中通過煙霧彌漫區域時,最好以低姿態行進。如彎腰、下蹲、爬行等。劇烈運動可以增加肺活量。跑過煙霧區時,不僅會增加煙霧等有毒氣體的吸入量,還容易因視線不清導致撞墻、摔倒等事故。因此,不宜以過快的速度通過霧區。
25、值得註意的是,在煙霧彌漫能見度不佳的環境中逃生和疏散時,應低姿態仔細尋找安全疏散標誌和安全門的閃爍標誌,根據其指引的方向,而避免只是跑來跑去或盲目喊叫。
26、當有必要通過煙火封鎖路段時,應用水將全身布弄濕,用衣服裹住頭部,用濕毛巾或毛手帕捂住口鼻或在水槍的掩護下迅速通過。
27.在自我逃生過程中跑來跑去,大喊大叫,不僅會消耗大量體力,吸入更多煙霧,還會妨礙其他正常的疏散和誘導,造成混亂,尤其是出現前呼後擁的混亂狀態時,千萬不要急於加入。這是逃生過程中的大忌,也是擴大傷亡的原因。
逃跑有什麽註意事項?
28.房間內的床、書桌、衛生間、走廊、樓梯間、電梯等沒有任何消防設施的地方不能作為避難場所。即使壹時看不到火焰,煙霧的熏蒸和熱氣也能使人昏迷,死亡。
29.不要乘電梯。電梯井直接通向大樓的所有樓層,因此煙、熱和火很容易湧入。在熱量的作用下,電梯會失控或變形;煙與火或吸煙的毒性會危及人的生命,所以發生火災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
30、逃生過程中,及時關閉防火門、防火卷簾等防火分區,啟動通風排煙系統,非常有利於逃生疏散,應引起註意。
31,沒到不要跳樓。火災中因恐慌而跳樓的例子很多,但大部分不是死就是傷。因為據統計,三樓以上跳樓死亡概率極高,除非萬不得已,最好不要跳樓。但如果受到火災威脅,除了跳樓別無選擇,就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盡力減少人員傷亡。
(1)多抱被子、沙發墊等柔軟物品,可以減緩落地時的沖擊力。
(2)盡量跳到樓下的電話線、石棉瓦車棚、草地、水池或樹上,可以相對減輕傷亡程度。
(3)徒手跳躍時,抱緊頭部,彎曲身體,蜷縮在壹起,避免頭部著地。
典型案例1 1997 10,江西省南昌市壹桑拿城發生火災,驚慌失措無處可逃的顧客躲進衛生間自救。事後,人們在浴室裏發現了6名被毒死和熏死的顧客。
典型案例2 ×××年,莫斯科國立列爾蒙索夫大學壹棟16層學生宿舍起火。此次火災共造成12人死亡,8人重傷,5名中國留學生遇難。
因為火災發生時,學生樓裏的大部分人都已經睡著了,所以當這些來自中國、越南等地的留學生被驚醒時,還是有些迷糊。相當多的受害者實際上試圖乘電梯逃跑。結果電梯被堵在最先起火的二樓,電梯裏的學生不是被濃煙嗆死就是被活活燒死。
案例分析以上兩個案例壹方面說明水火無情,另壹方面也說明被困人員缺乏必要的逃生知識,沒有掌握逃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以及逃生過程中的自我保護。因此,只有熟練掌握防火的基本知識,在發生火災時選擇正確的逃生方法、正確的疏散設備和正確的逃生路線,才能最大限度地逃離火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