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關於人民公社食堂的調查

關於人民公社食堂的調查

鄧小平前往北京郊區順義縣進行調查。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鄧小平和彭真帶領五個調查小組深入京郊農村進行調查。其中,公共食堂問題是重要的調查內容。4月,楊柳嫩綠之後,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壹行來到了北京郊區的順義縣。短短壹個月,小平同誌召開了五次座談會,與縣委、公社、大隊書記、生產隊幹部、手工業和供銷社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每次座談會結束後,當時的工作人員都會對包括小平同誌插話在內的談話錄音進行系統整理,再現當時座談會的原貌。錄音手稿現保存在順義縣(改為順義區)檔案館。第壹次座談會由縣委領導召集,從4月8日上午9:00 1961開始,壹直持續到中午13: 30。小平同誌希望大家敞開思想,充分發表對六十條的意見,包括公共食堂的問題。“60條”已經定下了基調。按照“積極辦好公共食堂”的方向,小平同誌最初的指導原則是按照文件的規定。“公共食堂的問題是個大問題。現在群眾議論紛紛。需要註意的是,現在是困難時期,不能壹哄而散。總的方針是積極做好工作,自願參加。”他還特別指出:“60條在這個問題上是很靈活的,允許從做到多元化。總之要把食堂辦好,把優越感表現出來。把食堂當企業來管理是壹門學問。可以單獨做經濟核算嗎?食堂占用的勞動(包括種菜、養豬、磨面等勞動。)不能再多。多了就不算了。強勞力多了就不算了。不能超過全部勞動的10%。”隨後,他提醒大家:“在考慮公共食堂時,還要註意兩個新情況。第壹,第60條實施後,工作評分會有價值。第壹,食堂有自己的菜地。這兩個條件會影響人們對食堂的態度。總的是搞好生產,將來生活富裕了,食堂可能會比現在好。”1961 4月12日,小平同誌給8個公社、大隊書記打了壹上午電話。談到食堂,穆林公社書記王新田匯報說,群眾對食堂議論紛紛,讀到“六十條”就看不下去了。主要是大家都吃不飽,成本高,占用勞動力多。小平同誌很能理解這壹點:“如果把原糧變成熟食,成本增加50%,群眾就不認可,就會有很大的剝奪感。壹個五六十戶的食堂,占用勞動力太多。糧食加工可以半機械化嗎?這樣可以節省成本和勞動力。壹個縣用五噸煤,有沒有辦法不燒煤?多壹個廚房怎麽樣?”牛山公社書記王誌如接過話茬說:我們也研究過,壹個作業組怎麽建壹個二三十戶的食堂。但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廚師多,炊具不足,柴火成本高。所以我們還是贊成辦四五十個食堂的。小平同誌點頭同意:“這也有道理。好像農民都忙著辦食堂,冬天吃得好,不然群眾得燒壹把火。”在4月6日下午召開的穆林公社五個生產隊幹部座談會上,重點介紹了農忙食堂的經營之道。座談會從下午三點開始,持續了四個小時。小平同誌在談完生產問題後,專門提出了“談食堂”。上輦生產隊支部書記孫菊說:“群眾對食堂議論紛紛,大多願意辦季節性食堂。也就是說從9月15開始,6月底11開始,春季4月份開始,7月中旬運行,壹年6個半月。”孫菊接著分析說,這符合農村的特點。因為冬天冷,老百姓從食堂打回來的飯都是涼的,還得熱著吃。再說,冬天人要燒炕,反正得生火。如果冬天讓人家回家自己幹,也能為大隊省下油費。到了7月中旬,新麥下來,想吃面米和新糧的人可以自己在家自制。小平同誌馬上問:“還有五個半月。食堂的管理員和炊事員都在幹什麽?”孫菊說,管理員可以留下來,廚師可以參與第壹線生產。小平同誌接著問:“這樣搞,群眾滿意嗎?”孫菊說,在這種情況下,壹些富裕家庭可能會在家吃飯。小平同誌問:“如果有人出去,有人留在食堂,菜地怎麽辦?”孫菊說:“這個問題還沒有討論,但是還沒有人出去,他們還沒有決定。”小平同誌理解地說:“我怕他們怕別人說他,怕他們不在食堂,怕他們占不了便宜。想法多嗎?”壹起去調研的卓琳同誌接過話:“幹部在食堂,委員出去就不放心。”小平同誌沈思了壹會兒,然後說:“目前工業用煤短缺,火車用煤也沒有。食堂用煤就更成問題了。經營壹個繁忙的食堂可以解決六個半月的問題,燒煤五個半月的問題就省了。”穆林公社邱家店生產隊支部書記邱培忠接著說:“我們有壹個想法,還沒有和社員們討論過。會員願意吃熱飯。五六十戶的大食堂賣飯要壹個小時,後面買的菜都是涼的。可以試三四個薩西多,每個15、16戶,兩個廚師,壹個做飯,壹個輔助,全部由壹個管理員管理。這樣會員來了就能吃到,也能回家吃飯,就能吃到熱飯。但這樣會用更多的煤,這是很矛盾的。”小平同誌想了想,說:“各種食堂,政策是辦好,省錢。食堂是個大問題。壹個吃飯,另壹個生活。將來我們有錢了,就好辦了。”經過幾天的調查,小平同誌對現階段辦食堂有了壹定的想法。在相隔幾天的縣委匯報會上,他明確表示:“辦壹個繁忙的農業食堂是定了的。要用半年的時間把食堂經營好。做好食堂是壹個關鍵問題。但有人進食堂,有人不進食堂,豬和菜地怎麽分配還需要研究。”小平同誌還特別提到了白廟生產隊的壹個八九十戶的食堂。“太大了,跑不好。”“鞏固食堂的方法是成為壹個企業。把食堂做成大核算單位裏的小核算單位,自負盈虧。食堂要種菜地,要養豬,要做好家庭財務,要發養豬戶、菜農、炊事管理人員的工資。壹開始大隊要幫食堂賺錢,積累,創造條件把食堂變成企業。食堂做飯、養豬、種菜的,也要給定額和超額獎勵。食堂家庭大,積累多,可以給員工少量補貼。這樣可以鞏固食堂,不願意加入食堂的可以不分享工分。食堂如何實行企業化管理,有什麽新問題,怎麽解決,都要研究出來,委員們好好討論,拿出典型經驗。總之,在食堂吃飯的人要占便宜。這樣才能辦好食堂,鞏固食堂。食堂是過渡期,可以自由。積極開辦壹批食堂。農忙食堂都是半年或者半年跑壹次,剩下的時間,社員回家做飯吃飯,可以解決社員取暖燒炕的問題,還能省壹些煤。淡季沒有食堂,夥食要管。食堂負責分發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