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海洋大餐幼兒園大班美術公開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材與學情分析:
提起海鮮,總是能激發起幼兒由衷的愉悅,因為這便是舟山孩子生活中日不可缺的壹道菜。對於海鮮的美味、色彩、外形,幾乎每壹位大班幼兒都有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大班幼兒均有過上飯店吃飯和看大人做菜的經歷,對於廚師做菜不感陌生,而且極喜模仿成人的活動,讓他們來當壹回廚師,自創“海洋大餐”,毫無疑問會引起幼兒極大的興趣,和躍躍欲試的表達的願望。立足幼兒生活,通過藝術活動,將孩子們的興趣導向內化,他們那種表面的`、對“制作海洋大餐”的興趣無疑會轉化為對藝術活動的主動參與,從而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並為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提供了可能。
本活動通過孩子與材料的交互作用,借助範例後置法,在相互對比中使孩子的新舊經驗產生沖突,從而主動建構起新的經驗,活動以塑造個性、發展創造力為目的,依據大班幼兒喜歡探究的特點,設計了嘗試、欣賞、再嘗試和 評價四個環節,讓幼兒探索在先,討論學習在後,力求從孩子的現有水平中了解“學”,在引導孩子的發展中把握“教”,真正使每位孩子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範圍內獲得發展。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進行美術創作表現活動的樂趣與成功感。
2、技能目標: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材料大膽創作出壹盤與別人不同的“海洋大餐”。
3、認知目標:通過觀察活動,進壹步了解海裏的動植物。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教學準備:
1、教具:欣賞用的圖片若幹張,錄音機、磁帶等。
2、學具:各類海產品(海帶、紫菜、蝦皮、魚片、魷魚絲等),各種顏色和切成各種形狀的菜(點綴品),盤子。
教學過程:
(壹)激發興趣,引出課題。
1、請幼兒園的廚工介紹自己用海產品做成的菜,講講它的原料及營養成分。
2、請幼兒比壹比原料與成品的差別,進而再來品嘗。
(二)嘗試獨立做菜。
1、師:妳們想不想像廚師伯伯壹樣,自己親手來做?
2、師:老師在桌上已經為妳們準備了壹些海產品和配料,想來試壹試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桌位上,趕快做壹盤與眾不同的“海洋大餐”吧!
3、幼兒嘗試自己制作“海洋大餐”,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三)欣賞作品,了解造型塑造和色彩搭配的方法。
1、集體互評:妳喜歡哪盤“海洋大餐”?為什麽?
2、感知欣賞:妳發現這些“海洋大餐”有什麽特別的地方?
(引導幼兒欣賞菜的造型和色彩)
3、再次 評價第壹次作品。
(四)第二次做菜。
1、交代要求,再次做菜:給妳們壹次機會,妳可以把剛才做的那盤“海洋大餐”再加工壹下,也可以重新做壹盤。做完後,我們來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色彩獎和最佳造型獎。
2、教師巡回指導、 評價。
(五)作品 評價。
1、向妳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菜。
2、集中作品,請幼兒介紹菜名。
(六)延伸活動。
把自己的菜介紹給其他班的小朋友,並與他們***同分享自己的成果。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壹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煉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