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鄉村和布魯斯音階有什麽特點?

鄉村和布魯斯音階有什麽特點?

鄉村音樂

鄉村音樂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它起源於美國華南農業的民間音樂,最早是在英國傳統民歌的影響下發展起來的。最早的鄉村音樂是傳統的山民音樂,曲調簡單,節奏穩定,敘事性強。不同於城市裏傷感的流行歌曲,有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山歌的歌詞主要是關於故鄉,失戀,流浪,宗教信仰。演唱通常以獨奏為主,有時會有小提琴、班卓琴、吉他等伴奏樂器伴奏(50年代中期以前,傳統鄉村音樂樂隊沒有鼓)。演出場所主要在家裏、教堂和鄉村集市,有時也會參加地區巡演。與大城市的文化生活隔絕,壹直處於自我封閉的狀態。

20世紀20年代,為了迎合農村聽眾的口味,壹些電臺開始播放山地音樂,如芝加哥的“國家谷倉舞”(1924)和納什維爾的“大老奧普裏”(1925),非常受歡迎。這種做法鼓勵山區的音樂人在電臺錄音,也鼓勵唱片公司到處尋找人才,錄制唱片。從此,山地音樂開始融入美國流行音樂的主流,出現了最早的鄉村歌手,如詹姆斯·羅傑斯和“卡特家族”演唱組。

詹姆斯·羅傑斯(1897 ~ 1933)被認為是鄉村音樂的開創者,被戲稱為“鄉村音樂之王”,融合了布魯斯、白人民謠和民謠。他的唱腔沈穩而暢快,形成了獨特的山民唱法:“藍色yodel”。盡管他壹生飽受肺病之苦,但他從未放棄對鄉村音樂的熱愛。從1929到1933,羅傑斯壹共錄了110首歌。1933年5月26日,錄制後兩天正值壯年的詹姆斯·羅傑斯因病情惡化去世。

《卡特家族》(由阿爾文·卡特,1891 ~ 1960,他的妻子和妹夫組成)以舒適和諧的風格和對家、上帝、信仰的專註贏得了觀眾的喜愛。對於卡特壹家這樣的藝術家來說,唱歌只是壹種業余的謀生方式。但在鄉村音樂的起步階段,他們確實為鄉村音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早期的鄉村音樂留下了寶貴的錄音資料。

節奏布魯斯。

二戰前,布魯斯唱片是由小唱片公司經營的。戰後,由於黑人社會地位的改變,幾家大唱片公司對黑人音樂產生了興趣。這時的排行榜開始用“節奏布魯斯”代替原來的“民族記錄”。

節奏布魯斯的特點直接體現在很多搖滾音樂中,尤其是早期的搖滾音樂,很多都是節奏布魯斯的“翻唱版”。

節奏布魯斯作為搖滾樂的重要來源之壹,已經成為歷史的見證。在影響了搖滾樂之後,其自身的不斷發展也使其成為當今流行樂壇最受喜愛的音樂之壹。

在早期的搖滾樂中,除了上面提到的歌手,還有很多為搖滾樂的發展做出貢獻的歌手。下面主要介紹幾位成績突出的代表性歌手:

查克·貝裏(查克·貝裏)

查克·貝裏於65438年至0926年出生於美國聖路易斯。他小時候在教堂唱詩班唱歌,中學學吉他,後來學鋼琴和薩克斯。貝瑞在黑人音樂的影響下長大,尤其是節奏布魯斯,這是他主要的音樂基礎。

對於貝瑞來說,除了他的歌曲之外,他的歌詞創作和吉他彈奏也對搖滾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貝瑞的歌詞,比起當時壹般搖滾音樂的陳詞濫調或者毫無意義的音節,是更上壹層樓的。某種程度上反映了20世紀50年代美國新壹代青少年的心理和訴求。貝瑞以喊叫的方式唱歌,但她的發音很清晰。他的吉他演奏吸引了大批追隨者。可以說,在吉他天才吉米·亨德裏克斯出現的前十年,貝瑞為搖滾樂的吉他風格樹立了典範。

《第三期的曲目》1,b3,4,#4,5,b7,1相當於大調的唱腔,其中有三個帶尖號的音符。

我唱這個小調音階:6,1,2,b3,3,5,6,只有壹個降號的音符。

雖然歌曲的音高是相同的,但在使用樂譜或五線譜時,不同的卷名會導致不同的鍵或譜號。

按1,b3,4,#4,5,b7,1是G,

按6,1,2,b3,3,5,6,相當於降B大調的G小調)

當然有兩個音,兩個卷名,但是絕對音高是壹樣的!(這是廢話,呵呵...)

我建議按照G小調(降B大調)來背樂譜,因為我們的耳朵壹般是按照音程關系來感覺的,我們熟悉1,2,3,4,5,6,7的點名,但是升音符和降音符太多後容易混淆音程關系。而且之所以選擇合適的音調來寫樂譜,是為了盡量減少五線譜中出現的升降號。

現在我們來看看6,1,2,b3,3,5,6。先不關註b3,然後其實只有1,2,3,5,6的五聲音階。這就是在中國盛行了幾千年的五聲音階(宮、商、角、簽、羽)。我們最常用的五聲音階是藍調音階,只要加壹個b3。所以基本藍調音階只有壹個帶升降號的b3(現在妳知道不應該唱b3和b7),所以單從這壹點來說,我們和藍調很接近。當然,這種說法在壹些正規的中國樂理著作中提到美國流行音樂時可能會提到,讀起來有壹種被忽略的感覺。而不教育學生學習b3,我覺得其實是壹種無知。因為這種無知和偏見,我們失去了應有的b3教育,錯過了許多更有人情味、更美好的音樂。

可能有人會問,這麽差的b3有什麽區別?我們在壹些國產歌曲中也有b3,為什麽感覺不到藍調呢?

第壹個問題的答案是“是”,這就是很大的區別。

第二個問題分幾個方面。首先,壹些國產歌曲中的b3往往只是壹種裝飾性的聲音,但對於藍調來說,卻是壹種不可或缺的、經常出現的聲音,讓人感受到藍調的靈魂聲音。其次,音樂除了旋律,更重要的是要有和聲和節奏質感,同樣的旋律配上不同的和聲和節奏。它產生不同風格的音樂。藍調音樂的節奏有獨特的風格(多聽幾首藍調歌曲就明白了),和聲往往是簡化的雙音(根音加五音)。我自己會彈吉他,也很容易理解藍調的節奏,但我相信有些從民俗村走過來的人,在和聲上並不適合藍調,找不到藍調的感覺。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妳和聲音玩的太多了。比如讓妳彈C和弦,妳往往會彈全CEG音,感覺自己是對的,但就是不像藍調。其實如果只是用只有兩個CG音的C和弦來彈,肯定會有不壹樣的感覺,藍調也會有感覺!

事實上,布魯斯音樂的這些特點是有歷史原因的。原來的藍調音樂,除了藍調音階,老黑們早就熟悉了(就像我們熟悉12356壹樣)。他們在添加伴奏樂器的時候可以說隨時可以選擇“樂器”(我記得我和AFU在藍調酒吧裏發了壹個帖子),不能有太貴的樂器,所以口琴吉他便宜,攜帶方便,便於攜帶。否則就完了!),但他們對音樂有著天然的理解(就像他們在田徑上的優勢)。在有壹定指法的吉他上兩根弦之間撥壹個雙音(五度的音)是非常合理的和聲,而且他們經常使用壹些開弦,也就是比較空的弦。(當然,這些只是最基本的藍調方法。) 。

讓我們從和聲的角度來看壹下演奏兩個音的壹些深層次原因。使用雙音和弦(根音和根音的第五個音)的另壹個好處是,不管妳錄的是大調還是小調的音樂,只要妳彈的是同名的大小和弦,伴奏效果都是壹樣的!例如,如果妳想演奏G和弦,如果它是完整的,妳應該演奏GBD的三個音符。彈藍調伴奏的時候要省略大三B,只彈GD。我們來看,如果Gm和弦完整,妳要彈G\ B\D三個音,彈藍調伴奏的時候要省略小三B,只彈GD。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當妳在藍調中彈奏壹個和弦時,同名的大小和弦其實是壹樣的。這應該可以解決使用不同和弦的問題。雖然和弦的排列可能會有混亂,但只要記住和弦的根音,加上第五個音,藍調的伴奏是壹樣的。當然,這只是在我們沒有掌握藍調和弦應用的情況下,比較安全的壹種方式。因為十孔口琴的特殊性(比如常見的兩孔相連畫和聲),正好派上用場。

沒看過什麽專門的理論講為什麽要省略藍調和弦(無論大小)。我覺得主要是為了保證藍調音階和垂直肌理的“純度”,盡量減少藍調音階以外的聲音的幹擾。

實際上,在真正的藍調和弦中,我們大量使用的不是我們常見的大小和弦,而是7和弦、9和弦、11和弦等。比如C7-F9-G9繼續,9和弦其實就是7和弦的備選和弦。有7個和弦,7個小和弦,7個小和弦,7個小和弦,7個小和弦。

說到這裏,妳只說兩個音似乎太簡單了。是的,很簡單。藍調旋律永遠是簡單的(不包括在樂器上產生這些簡單而有味道的聲音的技術和藍調和弦,這些都不簡單)。但這並不簡單。看那些和弦!我們之所以很難進入藍調,是因為我們太復雜,學不到簡單,太習慣大小和弦,所以不適合7和弦,9和弦,11和弦,還停留在大小和弦的通常配置上。

其實真的是因為藍調旋律的簡單質樸(這絕對是壹種美)和和弦變化的無盡神秘,鄉村音樂和傳統的“潘茜胡同”流行歌曲才在白人手中交融,搖滾其實是大融合的代名詞。論藍調的基石(嚴格來說節奏藍調R & amp;b,比藍調更增加節奏的分量),衍生出多種搖滾流派(我翻譯過壹些搖滾流派的介紹資料,大概170),既滿足了人們對突破和創新的渴望,也滿足了觀眾的多樣化需求。而且和商業的結合形成了壹個大產業。(今天6月65438+2月21從上海回來的路上,想到了這樣壹段話,為了節省篇幅,在這裏補充壹下。當然,我是從純藍調的角度引申的。具體歌曲要看實際情況,不要拘泥於三和弦。這是胡說八道。不然掛四個和弦就夠妳彈了,還得掛兩個。,哈哈...今天也去了杭2琴行,可惜沒看到HARPBOY)

說到和聲,由於中國傳統音樂(包括戲曲)和傳統樂器多為旋律,多為八度甚至同音字(雖然也有少數少數民族唱和,但也只是幾度,而且多在結尾句)。雖然看起來大家都很和諧(同壹個度或者八度當然應該是和諧的),但其實是不對的。因為樂器不同,每個人的感受也不壹樣,樂器的音準也不壹樣。所以,諧音或者八度合奏其實更不和諧(這種不和諧就像壹位女士漂亮的尼龍絲襪被刮花了卻還穿在漂亮漂亮的腿上。專業人士會說,語調當然可以準確,不然怎麽辦?).說到這,可以引申到民族的劣根性(我寫壹篇關於過去做樂隊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的文章,就想提這件傷心事),但我不會因為害怕被攻擊而把它撕成碎片。其實用了實和聲之後,聽起來就不壹樣了(有個體意義),但是因為物理上合理的波疊加的作用(波的頻率導致音高不壹樣),所以更和諧,更穩定,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