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盤合格的牛河有幾個關鍵詞:
河粉壹定要光滑幹燥,顏色均勻,看著滋潤,吃起來不油膩。
如果吃完後盤子下面還有壹層油,那麽,失敗!
裏面的芽菜要脆,韭菜要香,牛肉要嫩滑入味,但嚼頭不能掉。
不過,這些還是最基本的。對於幹炒牛河來說,最重要也是最難的就是氣!
如何形容這種味道?
有點神秘,看不見無色,卻能鉆進食材的每壹個縫隙。
這種氣體不僅作用於嗅覺,它旅程的終點是味蕾。
妳把壹根筷子放在牛河裏,入口有燒焦的味道,但沒有燒焦的苦味。
有點甜,是醬油高溫加熱產生的風味物質。
這種鍋氣的氣流只能通過猛烈地煮沸油來實現。
所以這也是為什麽廣州好吃的牛河經常藏在街邊大排檔裏。用國產火爐的火力很難還原煙花。
為此我特意請教了幾位粵菜大廚,如何用家庭爐竈用炒鍋氣炒牛肉河。
根據廚師們的建議和我自己的反復嘗試,我總結了壹些小技巧。不敢說100%的廚師產品還原,但還是能達到及格線的。
所以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壹下我的學習心得。
老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用炒鍋炒菜,首先妳需要壹個鐵鍋。
如果妳想用不粘鍋炒炒鍋氣,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粘鍋不能燒空,溫度過高也會影響其使用壽命,不要這樣折騰。
炒鍋氣的第二個秘訣是手速。
如果妳關註過街邊大排檔的師傅炒牛河,妳會發現師傅翻鍋的次數比炒菜還多。
因為鍋能快速徹底的翻河粉,加熱更均勻。
但是,我學不會這門手藝,所以我準備了壹個偷懶的招數,就是用壹雙長筷子。
它比鍋鏟更靈活,可以輕松地將牛河打散,不會將牛河鏟成幾段。
工具材料都準備好了,開火吧!
技術要點在步驟中寫的很清楚,請記得仔細閱讀。
煎牛肉河
[成分]
米粉350g牛柳150g豆芽70g韭菜50g蔥段30g。
牛肉調料:白糖1/2小勺蠔油1小勺。
生抽1湯匙白胡椒1/4茶匙小蘇打1/4茶匙。
廣東米酒/料酒1/4茶匙水2茶匙
蛋清半澱粉1小勺食用油1小勺。
炒粉調料:醬油1湯匙鹽1/2茶匙醬油1茶匙。
1湯匙= 1湯匙= 15毫升
1湯匙= 1茶匙= 5ml
[食譜]
1.牛裏脊肉逆著紋理切片。
2.分2-3次加入2湯匙水,每次攪拌至牛肉完全吸收。
手工采摘腌制更有助於牛肉入味
加入生抽、白糖、白胡椒粉、小蘇打、蠔油調味。
加入米酒和半個雞蛋的蛋清,攪拌至牛肉完全吸收。
加入蛋清可以使牛肉更加嫩滑
加入1小勺澱粉,拌勻。最後加入1小勺食用油密封調味,腌制15-20分鐘。
澱粉有鎖水的作用。封油的目的是將牛肉與空氣隔絕,讓調味料更好的滲透到牛肉肌纖維中。
3.豆芽切去尾部,胡蘿蔔切絲,韭菜和小蔥切絲,小蔥只保留綠色部分。
4.將1湯匙生抽、1茶匙生抽、1/2茶匙鹽放入小碗中,準備好炒好的生抽備用。
5.取壹個鐵鍋,用猛火加熱至冒煙,然後燒30秒,加入100-150g油。
壹般普通家庭的爐竈都沒有配備足夠的火力。想用炒鍋氣做炒鍋,壹定要把鍋充分加熱。
將牛肉放入鍋中,大火翻炒至變色,然後立即瀝幹油。
如果牛肉變色了,要馬上端上來,不然過熱就變味了。
排出的油可以留作以後烹調用。
6.準備筷子和鍋鏟
新手做炒米粉,用鍋鏟很容易把米粉弄斷,用鍋鏟和筷子更容易成功。
7.取另壹個鍋,加熱至冒煙,再燒30秒,然後放入油冷滑鍋,瀝幹多余的油,留下底油。
將豆芽放入鍋中,快速翻炒至五成熟,撈出備用。
將豆芽炒至五成熟,這樣可以防止豆芽過熱後出鍋,失去脆爽的口感。
8.再次加熱鍋至冒煙,保持加熱30秒左右。
鍋裏的油涼了,轉炒鍋加熱均勻,然後把多余的油倒掉,留底炒香河粉。
將米線放入鍋中,先用筷子將米線攤開,再用鍋鏟將米線翻面,煎至兩面香。
鍋熱油冷的時候可以防止米線粘鍋。
9.壹邊加入炒好的醬油,壹邊用筷子將醬油和河粉翻炒均勻。
炒醬油要慢慢加,少量多次加,否則容易粘鍋。
加入豆芽,用筷子翻炒。
最後放入炒好的牛肉,撒上壹把蔥和韭菜,攪拌均勻,然後關火出鍋。
牛肉回鍋後,鍋裏的水會變多。這時候就要把所有的材料快速攪拌均勻,否則容易粘鍋。
10.撒上白芝麻讓它變香,再配上蒜蓉辣椒醬會更辣。
米粉的根是分明的。筷子捏拉時能感覺到韌性和彈性,入口有燒焦的味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炒鍋氣。
牛肉嫩滑嫩滑,雙味,肉味,油味,河粉米味,三味結合,奏出美食最強音!
用了15分鐘,壹條滿鍋的幹炒牛肉河就完成了。請嘗試壹下,客人,但是妳滿意嗎?
以前吃過牛河,除了知道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之外,什麽都不知道。
有時候會和朋友開2個小時的車去各種受歡迎的大排檔打卡。
後來吃多了,看多了,做多了。有壹段時間,我還挺自滿的,以為自己很懂。
這兩年和真正的美食領域的大師有過壹些交流,知道自己有很多功課要補。
哈哈,認識到自己的無知也是壹種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