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課《經濟生活》第壹單元第三課《多彩消費》的教學內容。主要研究消費心理的方方面面,是壹個理性的消費者。本節內容從學生身邊的消費生活入手,同時完善了消費及其類型的基本結構知識。是第壹單元“生活與消費”的落腳點,關註學生健康理性的消費觀,具有非常濃厚的人文色彩,對引導學生的消費行為具有重要作用。也為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與生產的辯證關系原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情境的分析
消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消費習慣和模式。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學會做壹個理性的消費者,是學生迫切需要了解和關註的問題。本課程根據高中生自主性強、個性強的特點,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通過比較認同、合作討論、情感體驗等方式,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和評估消費者心理;了解正確的消費原則
2.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探究和討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探索和生成知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這個盒子裏的學習,對學生進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教育;使學生樹立環保和綠色消費的觀念,針對當今的環境汙染等問題,引導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使學生養成適度消費、量入為出等消費觀念,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成為理性的消費者。
四、重點和難點
1,本課重點:正確評價各種消費心理;了解正確的消費原則
2.本班難點: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家鼓勵消費,學生可能認為節儉已經過時。所以“量入為出,適度消費”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消費原則是這個階層的難點問題。
五、教學策略和手段
1、情境教學法:根據新課程生活化的價值取向,本框教學試圖通過消費行為生活情境的構建,使本課教學充滿生活色彩。
2.討論探究法:新課程的課堂強調“以學生為本”,這個盒子裏的老師要扮演“導演”的角色,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建構知識,發展能力。
3.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展示大量的圖文資料,使教學更加直觀、感性。
4.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啟發性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發展思維,培養科學思維能力。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課前下發學習計劃,讓學生在課前預習好,初步掌握教材的原理和難點。
2.老師們的教學準備:根據這個盒子的需要,課前準備好上課的多媒體課件,根據需要改編壹部電視劇《家有兒女》。
3.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布置:學生利用課前時間布置情景喜劇《家有兒女》。
七。教學過程
介紹壹門新課
【心理測試】每年春節,學生或多或少都會收到壓歲錢。妳是怎麽花壓歲錢的?妳屬於以下三種方式中的哪壹種?
[多媒體演示]:
A.馬上去商店,買妳壹直想要的所有東西。反正是壹筆“意外”的財富,可以全部花掉。
B.列壹個購物清單,買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合理分配。
C.盡量不花。也許以後會急。省下這筆錢。
【老師過渡】我們花壓歲錢的方式往往反映了我們是什麽樣的消費者。同學們可以看看自己屬於什麽樣的消費者。
[多媒體演示]:
奢侈的消費者
理性消費者
吝嗇鬼型的消費者
【老師指導】學生認為以上三類消費者中哪壹類是理性消費者?那麽同學們知道理性的消費者應該有什麽樣的消費心理嗎?怎樣才能成為理性的消費者?這節課,老師會帶大家學習這個內容——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教授新課:
(壹)消費心理學方面
消費者心理學的各個方面(板書)
多媒體投影:生活情境:n部第1集<送禮風暴>
每年我和幾個好同學過生日的時候,流星都會互贈禮物。嗯,下個月幾個同學過生日,流星和爸爸又在說買禮物的事了!
多媒體投影:情境(1),學生表演。
劉星:嘿,小婷的生日禮物真的很難買!
爸爸:那有多難?商店裏有許多禮物。
劉星:不是這個原因。不知道兩個月後他們會喜歡什麽。上個月他們什麽都跟著周傑倫,這段時間他們陷入了“韓流”。
爸爸:哦!我明白了!真的很難!
思考:①小婷的日常愛好在材料中有哪些明顯的特點?妳有這樣的特點嗎?③如何評價這種行為?
學生的回答
老師總結:小婷在材料上的消費心理是從眾心理。
有從眾心理的人看到很多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情,就會忍不住加入進來,跟著別人的感覺走。這種消費會受到別人的行為和評價的影響。帶有明顯的模仿性、重復性和盲目性。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心理(比如購物跟著打折打廣告)。這種心理要具體分析。主要看是否基於自身實際,是否有積極意義。如果合理的從眾可以帶動壹個行業的發展,比如綠色消費(購買電動車、可重復使用的購物袋、節能燈、節能家電等。)可以帶動綠色產業的發展,這是值得提倡的!否則可能導致無效消費和浪費,這就是盲目從眾。
——盲目從眾是不可取的。
多媒體投影:情境(2)學生表現
劉星:我也不知道要給小剛什麽!
爸爸:那就問問他目前最喜歡哪個明星!
劉星:不,他很奇怪,與眾不同!
爸爸:什麽奇怪?
劉星:就說壹個吧。新買的牛仔褲膝蓋要有兩個洞,但是不能壹樣大!
爸爸:啊!是嗎?
思考:①是什麽消費心理導致了小剛的行為?(2)這種消費心理有什麽特點?妳覺得這種消費心理可取嗎?
學生討論
老師誘導:這是壹種求異心理。
這種消費追求與眾不同,標新立異。不壹樣就是不壹樣,人不壹樣。這種消費心理有時可以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彰顯個性。但是,要彰顯個性,就要考慮社會的認可度和成本。如果我們太標新立異,表現不出獨特性,那就不值得提倡。
多媒體展示圖片:-「差太多好嚇人」
多媒體投影:情境(3)學生表現
劉星:還有阿哲!
爸爸:他的禮物也很難買嗎?
劉星:嗯,小月說她要送他壹個進口的MP5。
爸爸:嗯?進口MP5很貴!
劉星:但是我不能比她差。那會很丟臉的!
爸爸:嗯?
思考:①如果劉星的爸爸答應了他的要求,買壹個和進口MP3差不多甚至更好的禮物,會給劉星帶來什麽?②會給他的家庭帶來什麽?
學生的回答
老師總結:劉星得到面子的同時,未必能得到阿哲的友情。但肯定會給他的家庭帶來負擔。因此,我們應該衡量消費中的得失,以規範我們的消費行為。這種消費心理是
比較心理學(板書)
有這種心理的同學認為他缺乏家庭責任感,因為他考慮的是自己賺了面子,沒有考慮家庭的損失。不能“仰臉受罪”“打臉裝胖”。
-虛榮是壹個活生生的地獄。
老師總結:在給同學買禮物的問題上,劉星接觸過三種消費心理,都有壹定的誤區。那麽劉星應該怎麽給同學買生日禮物呢?主要從哪些角度考慮?
學生的回答
現實心理學(板書)
考慮價格、質量、服務、功能等因素。這樣才能做壹個理性的消費者。
設置問題:①如何給同學過生日?妳必須買昂貴的生日禮物嗎?妳如何看待學生在學校必須穿校服這件事?
【老師過渡】從我們剛才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人的消費心理是復雜多樣的,既有正確的消費心理,也有不健康的消費心理。有些同學可能就要問了,那麽如何才能糾正不良的消費心理呢?怎樣才能做壹個理性的消費者?
(2)做壹個理性的消費者
多媒體投影:生活情景:第n部分第2集<新房子的煩惱>
背景:2008年奧運會,劉星壹家終於拿到了新房的鑰匙,實現了這個家庭多年的夢想。現在圍繞新房這個話題,全家人各抒己見,紛紛發表看法。
情境(1)學生表現
劉星:爸爸,我同學家剛買新房就配了家庭影院,筆記本電腦,進口音響。
爸爸:放心吧,兒子,我們家絕對不會比他們差。
媽媽:我覺得妳們兩個太激動了。這套房子還有6.5438+萬未還貸款!沒有錢買這買那了。
爸爸:哦!
媽媽:妳欠這麽多嗎?那我們為什麽要貸款買房?
思考:①如何理解劉興家借錢買房的行為?(2)劉星和他爸爸買家庭影院和筆記本電腦的時候是什麽樣的心理?③會給他的家庭帶來什麽影響?如果流星壹族壹個月收入10000,但是壹個月只花1000,妳怎麽看?
結論: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分析:貸款消費對這個家庭來說還可以,因為收入穩定,有預期收入。“收入”=過去收入+現在收入+將來收入;這樣可以大大改善他家庭的生活,消費可以拉動國家的經濟增長,這就是適度消費(適度消費和貸款消費並不矛盾)。而購買筆記本電腦等物品看似是壹件樂事,但家庭負擔增加,實際上可能變相降低了他們的消費水平。這種超出他們經濟能力的消費稱為超前消費(“負翁”、“月光族”、“卡奴”)。另壹方面,如果在家庭收入可觀的前提下過度抑制消費,壹方面自身需求得不到滿足,也不利於促進社會發展,因為消費會反作用於生產。所以我們認為,在日常消費中,既不能控制消費,也不能過度消費,關鍵看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堅持。
“結論:1,量入為出,消費適度。
情景(2):學生表演。
媽媽:夏東海,我的同事都說這裏的裝修是流行的“歐式”風格,很有異國情調。
爸爸:那就聽妳的。反正壹切都是跟著“時尚”走。
小雪:媽媽,這樣不對。我同學在網上看過,意思是2008年會流行“澳洲”風。
爸爸:那我們怎麽裝飾我們的家呢?
思考:①小雪和父母在裝修風格上是什麽樣的消費心理?(2)妳給他們的家提建議,應該如何裝修?(討論結束後,各抒己見)
老師總結:小雪的父母是從眾心理,攀比心理。裝修風格要適合自己,實用,盲目跟風是不行的,這就需要我們堅持。
結論:2。避免盲從,理性消費(板書)。
如何在消費的過程中做到理性消費?要註意“三忌”:①忌盲目跟風;②避免情緒消費(個人消費受情緒影響,做出非理性消費選擇的現象。往往是壹個心血來潮,壹個不淡定,事發後發現這個選擇並不適合自己的需求。所以在消費的時候,要註意保持冷靜。③避免只註重物質消費而忽視精神消費。(北宋詩人蘇軾說:“無肉可以吃,無竹不能生。”。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人有瘦有胖,但壹般人無藥可救。
情景(3):學生表演。
小雨:爸爸,為什麽我們的新房子旁邊有這麽多塑料袋和塑料飯盒?
爸爸:哦,可能是裝修工在晚飯後扔的。
蕭瑜:我們國家不是出臺了“限塑令”嗎?
爸爸: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啊!
小雨: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它的危害!
爸爸:這頓飯很方便,也很有害。
思考:妳知道壹次性塑料袋和飯盒的危害嗎?
學生各抒己見,老師有文字有圖片,說明中國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使用壹次性塑料袋和飯盒的危害!
結論: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介紹綠色消費的主題、核心和5R內容。
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學生提供建議)少用壹次性產品,選擇綠色食品,購買環保電池,節約資源,少開空調,使用無磷洗衣粉,少寄賀卡,自覺回收廢品...
情境(4)學生表現
劉星:爸爸,我們家全面進入小康社會了!
爸爸:算是吧!
劉星:那我的衣服和球鞋都要升級了!
爸爸:哎!妳!真是個傻瓜!
劉星:嗯?我錯了嗎?
爸爸:這棟房子是我們家多年努力的結果。
劉星:嗯?現在還在說艱苦奮鬥?過時了嗎?
問:努力工作過時了嗎?
小辯論平臺:努力不合時宜!PK的努力沒有過時!
多媒體展示了學生和社會身邊的浪費現象,與貧困地區的生活圖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學生發自內心地感受到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重要性。
結論:4。勤儉節約,艱苦奮鬥。
老師總結: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節儉和勤勞是傳統美德,是壹種民族精神,而不是壹種具體的消費行為。作為壹種精神,它從未過時,並在中國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②從現實國情來看,中國是壹個發展中大國,面臨著人口和資源的壓力。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將是壹種永遠提倡的精神;從個人角度來說,有利於個人優秀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培養,是壹個有意願的人應有的精神狀態。懂得努力克服困難,成就事業;(4)從節儉、努力和合理消費的關系來看,節儉、努力和合理消費不能對立。節儉不是抑制消費,而是說不浪費;與貸款消費並不矛盾,實際上是主張充分提高消費資料的利用效率。今天我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不能浪費在消費上,即使以後我們富裕了,也不能浪費!因為,對於人類的需求和發展來說,資源總是有限的。所以,壹定要提倡節儉的精神!
教師總結:
壹個人的消費觀是否正確,可以決定壹個家庭的命運;壹群人的消費觀念是否正確,可以影響整個國家的興衰!同學們,為了我們家庭的幸福,為了我們民族的繁榮,讓我們理性消費,踐行正確的消費觀,構建和諧社會!
八、課堂鞏固練習(略)
九、作業設計
研究作業:如果學生有600元壹個月的生活費,請在課後擬定壹份消費(支出)計劃。
X.教學後反思
(a)案情:
1,鏈接設置新穎。這個盒子介紹了壹個新的心理測試課程。整箱以改編版《家有兒女》的形式展示各種場景,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親身參與表演。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氣氛,讓學生在快樂中掌握知識,在知識中體驗快樂。
2.教學方法合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根據新課程生活化的價值取向,本框主要采用情境教學法,試圖通過消費行為生活情境的構建,使本課教學充滿生活色彩。探究法與啟發式教學法的探討:新課程的課堂強調“以學生為本”,這個盒子裏的老師要扮演“導演”的角色,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建構知識,發展能力。
3.學習法律的指導是有效的。本課程根據高中生自主性強、個性強的特點,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模式,通過比較、鑒別、合作討論等方式,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4.教學效果: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躍、輕松、有序,教學目標得以落實。特別是在“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人性培養非常成功。
(2)不足之處:
1,語速更快
2.學生可以更深入徹底地辯論。
3.環節設置有點拖沓,時間比較緊。如何更簡潔有效地設置鏈接,值得反思和推敲。
4.自主合作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具備壹定的學習基礎和人格素質。優秀的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躍,潛能得到發揮。但是後進生在課堂上表現的機會並不多。如何在重視個性的同時面向全班,讓每壹個學生在課堂上得到發展,也是我教完之後值得思考的問題。
5.本課設置的個別探究題缺乏思考深度,形式相對簡單。
(3)未來對策:
1,進壹步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經常請教有經驗的老教師,讓自己的教學設計更有特色,更合理。進壹步學習政治新課程標準,使我的教學設計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2、進壹步研究學生,努力做到尊重每壹個學生。讓自己的教學設計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得到展示,提高能力。
3.進壹步研究自己,讓自己的教學語言更加簡潔生動。能及時捕捉學生動態,靈活應變,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觀念和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更加註重思維的訓練和理論的滲透與運用。
4.註重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和有效協調,避免內容空洞和形式花哨,以及生搬硬套。課堂設計中的例子要有代表性,要反映時代,要貼近學生生活,要在學生頭腦中產生* *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