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宿松湘雅屬於哪裏?

宿松湘雅屬於哪裏?

宿松湘雅茶是宿松縣劉萍鄉的產茶區,通過品牌整合,以秋山、龍河村為主要區域。成立了龍河、四季青茶葉專業合作社,引進了2家茶葉加工企業,成立了4家小型茶葉加工廠。統壹生產工藝、統壹加工模式、統壹規格包裝、統壹品牌銷售,按照“優勢互補、股份合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原則,著力打造品牌。真正種出好茶,做出好茶,產出好茶。

松柳河牌“宿松湘雅”茶葉由宿松縣龍河茶葉有限公司生產,該品牌茶葉被農業部認證為“無公害農產品”,並先後榮獲2005年中國安慶茶博會金獎和第六屆“中國茶杯”銀獎。“國禮徽茶杯”在第七屆中國(安徽)國際茶業博覽會名茶評選中榮獲“安徽十大名茶”稱號。宿松縣龍河茶葉有限公司位於我縣劉萍鄉龍河村,海拔400米至800米。宿松縣最高的山峰羅漢尖就坐落在這個村子裏,這裏空氣清新,雲霧繚繞,種茶歷史悠久。公司集茶葉生產、加工、銷售於壹體。高山優質無公害茶園4000多畝,茶葉良種繁育基地100多畝,年產優質茶葉30.5噸,年銷售額10多萬元。擁有3000多平方米的生產加工車間和250立方米的茶葉保鮮倉庫,以及自動化茶葉加工生產線,日加工茶葉鮮葉1500公斤。

長溪山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宿松湘雅,是在中國供銷總社杭州茶葉研究所名茶專家和宿松縣種植局茶葉農藝師的精心指導下制成的優質綠茶,在2005年中國安慶茶博會名茶評比中榮獲金獎。茶葉產於大別山南麓海拔1000米的劉萍鄉羅漢尖腹地。選取清明節前後壹芽或壹芽壹葉的鮮葉精制而成。產品外形細長、直而均勻,色澤翠綠,內部清香悠長,口感鮮甜,湯色黃綠色明亮,葉底綠色均勻。是居家飲用和饋贈親友的佳品。

“宿松湘雅”茶加工工藝

1的形態特征

產品外觀均勻、嫩滑,略帶乳白色。湯色翠綠明亮,味道醇厚甘甜,回味清新。香氣清高持久,冷卻後芳香撲鼻,葉底柔嫩勻稱,似蘭花綻放。

蘇松的香芽分為三個等級,超級香芽以茶芽為主,壹級香芽以壹芽壹葉為主,二級香芽以壹芽二葉為主。

2鮮葉采摘

采摘鮮葉對鮮葉的加工制作、幹茶外形的形成和沖泡後葉底的美感至關重要,也是形成高檔名茶的關鍵步驟。再好的加工技術,如果鮮葉采摘不好,各方面都會大打折扣。

鮮葉采摘壹般在清明節前後3-5天開采,谷雨前結束,初采壹芽壹葉或初采壹芽二葉。宿松湘雅茶的采摘要求精細,標準壹致,鮮葉質量要求很高,這就決定了其采摘方式以傳統的人工采摘為主,即使人工成本高,也無需機械采茶。手工采茶采摘需要用手柄采摘,在不同的花中采摘,避免壹筆帶過,以免采摘時破壞鮮葉的品質。茶葉采摘後,要把茶葉挑出來,去掉有病的、受損的芽葉、老葉、紫芽、百合、烏迪等不合格的芽葉。

3展開新鮮的葉子

鮮葉及時送廠攤平,使水分稍散,香味外露,便於殺青和炒制。鮮葉要攤平,厚度3-5cm,攤平時間4-5小時。攤鋪場地應陰涼、幹燥、通風良好,攤鋪機應衛生清潔。雨葉和露珠葉要鋪的時間長壹點,晴天鋪的時間要稍微短壹點。適度攤放能促進鮮葉的加工和優良茶葉品質的形成。

4油炸技術

4.1固定

主要目的是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停止茶多酚的氧化,散發綠色氣體,發展茶香,改變葉中成分的化學性質,促進綠茶品質的形成,便於揉撚成條。

鮮葉選用浙江商鞅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6CST-40滾筒電動殺青機(每小時產量25-30kg/h)。固色溫度可設定在330-350℃。固定時間通常為3分鐘左右。根據葉片的數量和速度,結合滾筒的速度調節滾筒的傾斜度,從而調節鮮葉的速度。按照“高溫快速殺青,殺青均勻徹底”的要求,達到殺青葉的效果,葉色深綠,茶香外露,為高香綠的品質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礎。固定水分的葉子需要迅速展開並冷卻。

4.2揉捏

揉撚也是有利於茶湯胚乳和醇香形成的重要工序之壹。根據固水葉的多少,選擇合適的揉撚機,壹般是6CR-40(55)型揉撚機(銅)。葉子(綠葉)量20-30kg。根據鮮葉的嫩度,確定揉撚的重量和時間。壹般特級或壹級定水葉冷卻後,可輕輕揉搓1-2min。按照“輕-重-輕”的原則,二級殺青葉要揉搓3-5min,使其揉搓成條,直至茶汁溢出,保持芽葉完整,茶汁不能溢出過多。揉撚以冷揉撚為主,揉撚後茶葉及時釋放,充分發揮茶葉的清香。

4.3成型

宿松香芽的成型采用浙江商鞅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6CR-60/11振動梳理機(電工鋼),每小時產量25-30公斤..成型溫度要先高後低。成型前期以脫水為主,溫度壹般控制在280-300℃。中間冷卻攤放30分鐘左右,以振動梳理機定型為主,脫水幹燥為輔,溫度壹般設定在180-200℃。成型基本定型後,冷卻,然後烘幹。

4.4幹燥

茶葉幹燥是茶葉定形、改善色澤、形成香氣的重要工序。可分為壹次幹燥和二次幹燥。壹般用百葉烘幹機或6CHB-3(6)茶葉烘幹機用手拉(根據生產能力合理選擇)。初烘溫度控制在100-120℃,可烘至7-8成幹,手感成束。從機器上下來,攤開冷卻。約30分鐘後,將茶葉堆成3-5cm厚,攤放5-6小時,再重新烘烤。復烘溫度控制在80-100℃,幹燥至茶葉含水量達到6%為宜。長時間堆積、厚攤,能極大地促進色澤翠綠、香氣高、滋味醇厚鮮爽的獨特樟子松芽的形成。茶葉曬幹後,入庫前采摘,將0、茶梗、單葉、碎末、夾雜物剔除包裝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