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字有始、先之意;“旦”是表意文字,上面的“太陽”代表太陽,下面的“壹”代表地平線。“旦”意味著太陽從冉冉的地平線上升起,象征著壹天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合在壹起,意思是新年的第壹天。
“元旦”壹詞最早出現在《晉書》中:“轉帝以正月為元,其實是元旦的春天”。據歷史記載,在中國歷史上,元旦還有許多其他名稱,如元日、鄭源、陳元、開年、袁春、香格裏拉、花年等。,但“元旦”是最常見的,也是最長的。
世界各地的元旦習俗:
中國:元旦由春節演變而來,誕生於民國時期,所以過年的風俗習慣大多與春節相似。在現代,慶祝元旦的方法更簡單:首先,放假。第二,聚會。第三,晚餐。
英國:英國新年有“挖井”的習俗。人們爭做第壹個打水的人,認為第壹個打水的人是幸福的人,從中得到的水是吉祥的。在英格蘭中部的壹些地方,新年早上出門,不管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都會互相贈送銅錢。他們認為這樣不僅能讓對方發財壹年,還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印度:印度的元旦被稱為“哭元旦”和“齋戒元旦”。新年第壹天,不允許任何人對別人發火,更不允許發火。在壹些地方,他們沒有慶祝,而是放聲大哭。他們認為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感嘆。在壹些地區,人們禁食壹天壹夜。
巴西:巴西人在元旦“求幸福”,高舉火把,成群結隊爬山。人們爭相尋找象征幸福的樺樹。巴西農村還有壹個獨特的習俗——拉對方的耳朵,人們會用力捏住對方的耳朵以表達祝福。
巴基斯坦:新年那天,巴基斯坦人手裏拿著紅粉跑出家門,與親朋好友見面,慶祝新的幸福,並在對方的額頭上塗上紅粉,慶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