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吃貨大國,地大物博的中華大地幾乎每個省都能數出壹把令人怦然心動、口水飛流三千尺的美味小吃。關於鶴壁有什麽好吃的地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妳有幫助。
開封:灌湯包
小籠包子處處有,每處味道都不同。開封小籠包已有百年歷史,風味獨特,是開封著名食品之壹,還曾是北宋的禦膳食品。和上海小籠的清爽和淡口感不同,開封小籠湯味兒更濃,肉餡鹹香鮮美,細白如瓷的外皮很有嚼感。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居壹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面、吃肉、吃湯三位壹體化,是壹種整合的魅力。
安陽:扣碗酥肉
到安陽壹定要找地方品嘗下正宗的扣碗酥肉。其選材是在豬的上半身,因為這裏的肉比較嫩,肥瘦相煎。腌好、炸過的肉片平鋪在碗底,上面鋪上土豆、蓮藕,再用大火蒸熟,肉汁的鮮香與土豆、蓮藕的清爽很好融合在壹起,最後用壹個可以盛湯的盆將頭碗翻過來,即土豆或蓮耦在盆底,上面是酥肉,點綴壹層青菜和熬汁,噴香四溢的扣碗酥肉就做成了。此道菜特點就是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膩,不喜歡吃辣椒的朋友壹定會喜歡的。
商城:筒鮮魚、燉土雞
商城臨近河南信陽,是中國歷史最古老的縣城之壹,境內保留著大面積的'天然原始森林公園和溫泉景區。當地的粉蒸黑豬肉、桂花湯圓、蘇仙石鴨蛋豆腐幹都很有名氣,更有地方特色的,就要數商城名菜‘筒鮮魚’了。入冬時節,選擇鮎魚山水庫的鮮魚刮鱗去臟,洗凈瀝幹後切成塊狀,拌入適量食鹽裝進鮮毛竹筒內,密封腌制,月余後可取出食用。其肉質鮮嫩、竹香中略帶腐乳味,別具壹格。可以做清湯火鍋,或燉菜,相當出挑。
因為當地自然資源保護很好,山區裏盛產各種新鮮竹筍、菌菇,如果到當地旅遊,壹定要去劉小坳農家樂嘗嘗“燉土雞”,選的是家養走地雞,只餵谷物和蟲子,不吃任何飼料,燉出的湯味特別鮮香,雞肉入口滑嫩細甜,絕對壹吃難忘。
周口:逍遙鎮胡辣湯
說到河南小吃,就不能不說胡辣湯,說起胡辣湯,就不能不提逍遙鎮,這道馳名全中國的風味名吃,是以少林寺“醒酒湯”和武當山“消食茶”二方為基礎,由三十余種天然中草藥,按比例配制湯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和骨頭湯底的美味小吃。既消減了茶之苦味,又去掉了湯之辣味,且能醒酒提神,開胃健脾,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別看是地道的中華小吃,拿來搭配法棍也別有壹番風味哦。
新鄉:紅燜羊肉
很多人可能會說,壹個紅燜羊肉家家都會做,有什麽特色之處呢?其實所謂小吃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正宗,那細小卻不容忽視的滋味差別,要到當地真正品味過才能體會。
新鄉的紅燜羊肉從選材到做法都十分講究,既要保持肉質的鮮美爽嫩,又不能帶上羊肉的膻味,寒冷的冬季,吃上壹碗熱氣騰騰的紅燜羊肉,渾身都暖洋洋的,還能起到抵禦寒冷,增加消化,保護胃壁,修復胃粘膜,抗衰老等養生作用。
鄭州:燴面
鄭州燴面是河南面食的代表作之壹,比較有名的蕭記三鮮燴面、合記羊肉燴面,很多人都耳熟能詳。燴面的歷史也很悠久,可以追溯到漢魏時期。
燴面之香,功夫在於湯。湯是由小山羊肉和腿骨熬成的,加入黨參、當歸、黃芪、白芷、枸杞等中藥熬上壹天,既去了羊肉的膻氣,又消減了羊肉的火氣,十分滋補。舀上幾勺高湯,把新鮮燴面和少許紅薯粉直接放入高湯中煮,燴面盈潤如百合瓣,外滑內韌,湯的鮮味細細滲透進面裏,鮮香撲鼻;加上幾塊羊肉,配以枸杞、黃花菜、木耳、鵪鶉蛋等。上桌時外帶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鮮。把面壹小段壹小段咬下,喝口湯,夾片羊肉,色、香、味足了。
洛陽:不翻湯
洛陽人亦稱其為“九府門不翻湯”,距今已有120余年的歷史,是壹道酸辣鹹香,醒酒開胃的特色民間小吃。
制作方法是將“洛陽不翻”攤在鏊子上烙成薄餅,再佐以金針、粉絲、韭菜、海帶、香菜、蝦皮、木耳、紫菜等,加入精鹽、味精、胡椒、香醋等調料,加上高湯將薄餅放在上邊,鍋中水翻滾,餅子卻不翻個兒,這便是家喻戶曉的美味--“不翻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