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皇帝是怎麽吃飯的?

皇帝是怎麽吃飯的?

自古以來,皇帝作為萬人之上的九五之尊,當然處處體現著王者的氣勢。皇帝穿著金色的龍袍,住在金色的宮殿裏,坐在最豪華的戰車裏,吃著人間的珍寶。所以說到吃,皇帝自然和其他家族不壹樣。歷代皇帝的飲食方式不同,但有壹個共同點,就是獨食。

早期皇帝吃飯時用樂隊招待。後來的皇帝只在生日或慶祝晚宴上使用樂隊。但是,吃飯的時候裝腔作勢壹直發揚到清末。皇帝吃壹頓飯花了幾百兩銀子,夠壹個普通農民家庭吃十年了。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似乎也沒什麽可多吃的。雖然皇帝壹次最多吃幾百個菜,但皇帝壹個菜最多吃三口。吃完後太監會把菜撤掉,半年內不會再上菜。

皇帝不是不能多吃,而是不敢多吃。壹旦有人知道皇帝喜歡吃什麽,就可以控制皇帝的飲食,操縱皇帝。第二是壹旦知道了皇帝的寵臣,有人要刺殺他就會在菜裏下毒,大大增加了皇帝被刺殺成功的幾率。壹天只吃兩頓飯,叫早餐和晚餐。早餐壹般在早上6:00-8:30,晚餐在下午12:00-2:00,夏秋季提前壹小時。

兩頓正餐後,各加壹份點心。時間不固定。皇帝臨時想吃點東西,隨時可以傳。按照清宮的規定,內務府下屬的禦茶室負責皇帝的日常膳食,各種宴席由光祿寺的禮部、禮部文書部和禦茶室共同承擔。禦茶餐廳包括餐廳、茶室、綠茶室,其中餐廳配備總領三人、殯儀二人、殯儀十五人、侍者三人、侍者二十人;禦茶室和綠茶室有120多人,此外還有150、60個太監。皇帝每天的飯菜首先由禦茶餐廳的官員列出清單,然後由內務部的主管大臣審核備案後才下廚。

皇帝平時吃飯的地方並不固定,大多在寢宮的東、西或辦公室。比如溥儀在《我的前半生》壹書中說,吃飯的時候,太監會叫他們傳飯,然後他們會走出壹段距離,叫他們傳飯。之後太監們會壹步壹步的把聲音傳到禦廚房,然後禦廚房的太監們排隊送飯。在回聲消失之前,壹支像嫁妝壹樣的隊伍已經走出了禦廚。這是由幾十個穿著整齊的太監組成的隊伍,擡著七張餐桌,抱著幾十個畫著金龍的紅漆盒子,直奔養心殿。

清廷壹般標準是120菜。吃飯的時候,皇帝不是壹個人,周圍都是壹些奴才和王子,等著皇帝吃完賞賜。所以皇帝的飯壹般吃完後,會獎勵給仆人,自己站著吃。這是規則。有壹次,壹位無塵公主陪慈禧在宮裏待了兩年。期間她說吃完了慈禧會放。

被獎勵的人只能站在另壹張桌子前吃。因為是皇帝賞賜的,就算不想吃也得吃,意思是“好吃”。鹹豐死後,慈安與慈禧、八大臣顧銘聯合執政期間,慈安為了省錢,將120課程改為64,再改為24。但慈禧獨攬大權後,馬上恢復了120的課程體系,而且要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