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六個月以後,孩子就可以吃除了奶以外的食物了,但是孩子多大才能吃呢?成人餐?然後呢。
成人餐?指的是成年人平時吃的各種飯,甜的,酸的,辣的,鹹的,還有各種烹飪方法,比如紅燒,油炸,燒烤等等。
我們都知道嬰兒太小,不能吃軟、清淡的食物,但是成人的飯菜不是這個特點,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所以需要單獨給孩子做飯。
奶奶給孩子吃成人餐,孩子入院。
潘瀟的孩子出生後,六個月後就斷奶了。家裏條件不太好,他只好丟下孩子出去打工,把孩子留給老人照顧。潘瀟走的時候,讓婆婆壹個人給孩子做輔食,還買了幾個輔食食譜給奶奶參考。
潘瀟走後,奶奶每天致力於給孩子做輔食,孩子們壹天天長大。孩子們八個月大時,開始出牙。有壹天,奶奶嚼骨頭,孩子看見口水。奶奶讓孩子舔。沒想到,孩子們想用大嘴嚼它。
從這個時候開始,奶奶開始嘗試給孩子吃肉、排骨、雞腿等。,以便孩子們可以咀嚼它,看著孩子們吃得好。奶奶很開心,覺得能吃是福氣。後來奶奶大膽地讓孩子吃大人的飯。
但是過了壹段時間,奶奶發現孩子連續多天不排便,才覺得不對勁,趕緊帶孩子去醫院。
兒科醫生檢查詢問後,對奶奶說:不要讓孩子過早吃成人餐,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甚至影響孩子的腎臟。
之後奶奶就後悔了,問醫生孩子給大人吃了多少。兒科醫生回答:滿足三個條件就可以吃。
條件壹:咀嚼能力
孩子壹歲以後,雖然咀嚼能力提高了,牙齒也長出來了,但是牙齒還沒有完全長出來,咀嚼能力還是有限的。他的牙齒要到兩三歲才會完全長出。所以,即使孩子壹歲以後已經不喝奶了,也要考慮到孩子,單獨給孩子做飯。
因為大人的飯有各種形狀,都比較大,孩子咀嚼能力差,根本吃不下。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和大人吃壹鍋米飯,沒有嚼勁就咽下去,也會讓孩子討厭細嚼慢咽。因此,在單獨做飯時,他們可以把食物切成更小的塊,煮得很爛,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吃飯的興趣。
條件二:飲食。
孩子的飯菜壹定要清淡、均衡全面、健康,而大人的飯菜基本都是單壹的,這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因為大人只能做自己喜歡的菜,比如芹菜,從來不做,而且喜歡辛辣的食物,但不能清淡,所以這樣的飯菜不能給孩子吃,只能自己做才是孩子最好的方式。
條件3:可消化性
孩子小,腸胃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不太好。多吃壹點肉會阻礙消化能力,還是單獨給孩子做飯好。如果已經給孩子吃了成人餐,壹定要多觀察孩子的排便情況。如果出了問題,壹定要及時改變飲食。
想要孩子更健康,壹定不能讓孩子過早吃成人餐。雖然壹些不好的身體癥狀還沒有出現,但不代表沒有造成什麽影響。註意了。
壹歲以後的孩子可以吃鹽,但是我們也要知道,給孩子做飯的時候,不能放太多的鹽,否則會影響孩子的器官。另外,不要給孩子吃辛辣、太甜、生冷、油炸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