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不是學繪畫專業的,但是妳小時候很喜歡,然後妳對繪畫的熱愛延續到了成年——練習沒有持續。雖然妳宿舍已經有幾本速寫本了,但是妳只買了幾頁,也有幾本。開封之後,妳看了大部分,但是動了幾次筆,就沒碰過了。
現在每次開始畫畫都要鼓起壹些勇氣,熬過重重的猶豫和膽怯。小時候,除了美術課,壹有機會我就會興高采烈地塗書,也不會為自己畫得不好而感到羞恥。兒童畫是壹種遊戲,是妳看到的世界和妳夢想的世界的反映,而不是壹種技能。妳可以愉快地和朋友炫耀妳看到的世界,沒有人會指責妳畫的不專業,筆法不好。後來長大了,作業越來越重。漸漸的,妳很少看到有人畫畫了,妳也多年沒拿過筆來畫妳的夢想小鎮了。
時間久了,妳會發現越成熟越不敢輕易畫。
為什麽我們再也不敢輕易畫畫了?
妳不禁反思自己。想畫畫之前,忍不住拖延。潛意識裏妳在想,妳好久沒畫畫了,畫畫應該是問題多多,壹點都不專業。被懂得做事的人看到,或者,作為壹個成年人,妳畫的畫就跟小學生壹樣,和妳的成年身份完全不匹配,這是多麽的丟人。這種想象中的認知失調,讓妳下意識的抗拒,拿起已經陌生的畫筆。
人們都認為壹般的成年人應該是他是什麽樣的人,所以妳必須是他是什麽樣的人;作為做壹件事的人應該是這樣,所以妳做這件事的時候也應該是這樣。
——成長給了我們太多的枷鎖,我們不願意得到“有失尊嚴”的結果,這讓我們更加註重繪畫的結果和外界的評價,而忽略了繪畫本身所代表的東西和內心的表達。
不僅僅是畫畫,還有很多東西。
想表達就表達,想畫就畫。
政治正確只是相對的。犯錯還是正確,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生活中有那麽多感情不好的人,做壹件讓他們開心的事不容易。要想把大眾的看法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那就更難幸福了。
最後,再爛的畫,畢竟妳是生出來的,妳要做壹個不覺得自己孩子醜的媽媽。最多是嘲笑妳小學畫師,雖然我畫的不壹定比妳好。
是的,只有醬。
秦叔叔有話要說:
不要說我的調侃。以前中午都會去超市買東西,但是到了超市門口,就覺得來了。離公交站也很近,時間還早。我們為什麽不先去西湖十景裏的三天竺或者任何壹個景點呢?那這是第三次了。本來想去三天竺然後被西湖截斷了。這都是因為西湖太美了。
晚上逛遍蘇堤,從華鋼走到屈原鳳河。我對蘇堤的執念來自蘇小小,我葬在蘇小小,西湖邊的西陵橋附近。壹直以為西陵橋在蘇堤,回來查地圖才發現不是。西陵橋在另壹邊,靠近宋武墓,所以我下次必須去。
最後,附上壹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