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全羊宴是這個民族最具特色的葷菜,是錫伯族飲食文化的典型代表。全羊席錫伯族語為“Morsek”,意為“碗裏的菜”。2009年,全羊席作為傳統技藝門類,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主要成分有羊的心、肝、肺、大腸、舌、血等。,共12道菜,做法精致,風味獨特。
錫伯全羊席是用羊的內臟做成的,需要心、肝、肺、大腸、小腸、腎、舌、眼、耳、腹、蹄、血、血清等新鮮材料。每種材料做成兩種帶湯的菜,盛在16瓷碗裏。錫伯全羊墊是填不進去的,吃著吃著就加了,而且食物的溫度總是很誘人。在每碗蔬菜上撒壹點香菜和蔥花,起到裝飾和提味的作用。味道上還配有各種蔬菜腌制的“菜花”和酒,看起來五顏六色,光彩奪目,吃起來鮮美爽口。
在這些菜裏,羊腸做的菜種類最多。他們把大小羊腸洗凈後,用羊血、血清、羊肝、羊油、洋蔥、肉末、調料、米飯填滿,做成五六道菜。每壹道菜都很考究,風味各異。席間,主人還會端上用各種蔬菜沖泡的花菜。這道菜吃起來有點酸,麻辣醇厚,吃起來清淡爽口。和全羊涼席壹起吃真的是錦上添花。吃這些配菜的時候,主人還要拿出酒來,邊吃配菜邊喝,真的很有意思。酒後主人還會端上羊肉湯和羊肉,還有發面薄餅。面餅也是錫伯族的“特產”。好吃,軟糯,朗朗上口,搭配全羊涼席,錦上添花,相得益彰。
因為錫伯全羊涼席制作費力,吃的時間長,吃壹個全羊涼席大概要兩個小時。壹張“錫伯全羊席”幾乎吃掉了羊的每壹個部位,甚至連羊的血液和血清也未能幸免。這種飯是名副其實的“全羊席”。此外,錫伯族的飲食文化豐富,尤其是錫伯族的“抹香節”等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