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嘉輝有很高的音樂天賦,給香港樂壇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他被譽為“香港樂壇教父”。我們熟悉的經典作品有《上海灘》、《萬水千山總在情》、《熱血與心》等等。從譚、到梅艷芳,他的作品受到許多香港流行歌手的歡迎。
據港媒報道,著名作曲家、編曲家顧嘉輝於公元65438年10月3日在加拿大逝世,享年92歲。顧嘉輝去世的消息引起了圈內許多人的哀悼。汪明荃唱了許多顧嘉輝創作的歌曲。她在電臺接受采訪時表示,對輝哥的死感到突然和遺憾。汪明荃贊揚了顧嘉輝對音樂世界的巨大貢獻。80年代,他普及粵語歌,提升地位,創意無限。汪明荃說,顧嘉輝可以根據不同歌手的聲音特點創作經典歌曲。同時她指出,輝哥是壹個善良的紳士,友善,不罵別人,經常鼓勵歌手。
01
顧嘉輝,出生於江蘇吳縣,出生日期:1933+10月1。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們家搬到了香港。當顧嘉輝出生時,他的家庭很富裕,但後來他的家庭開始衰敗。
的父親顧丹明是嶺南著名畫家高的學生。他擅長畫畫家,收藏豐富。我曾刻下印章:“雖不擅畫,但知畫如我。”顧丹明和張大千是好朋友。顧嘉輝從小就受到藝術的影響,對繪畫非常著迷。
顧嘉輝的姐姐顧媚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著名的歌手。顧嘉輝開始學鋼琴。他先在樂隊做鋼琴師,但是鋼琴師的收入不穩定。當沒有人雇用他時,顧嘉輝不得不呆在家裏。但他並不氣餒。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來學習和提高自己。20世紀50年代末,顧嘉輝和誌同道合的朋友組成了壹個“顧嘉輝大樂隊”。
在看了顧嘉輝在夜總會的表演後,伯克利音樂學院的院長為他申請了獎學金。但在這個時候,顧嘉輝缺錢,旅行費用不夠。關鍵時刻,肖老板肖挺身而出。顧嘉輝的妹妹顧媚成了方逸華的朋友,而方逸華是肖的知己。方逸華指派的事情,跑跑跑跑自然沒有二話。另外,邵逸夫先生行走江湖多年,有壹雙雪亮的眼睛。他可能看到了顧嘉輝的潛力,不僅資助了顧嘉輝兩年的學費,還可以照顧家人,解除他的後顧之憂。
02
1961年,顧嘉輝第壹次參加邵氏電影《不能愛》的作曲比賽,創作了自己的處女作小說《夢》,由Doe Ching作詞,妹妹顧媚演唱。顧嘉輝的音樂生涯正式開始了。
20世紀60年代末,香港樂壇以民族歌曲為主。無線拍攝的《哭嫁》是主題曲。在和導演王天林商量後,顧嘉輝決定用粵語演唱。
“怕妳回心轉意,我愛人淚流滿面。”辛杜拉的滄桑之歌,加上顧嘉輝悲傷憂郁的旋律,成了壹首大熱的歌,唱遍了大街小巷。壹時間,粵語歌掀起了壹股流行歌曲的熱潮。這首歌的出現也被認為是香港流行音樂的分水嶺。
1980年,與黃_為電視劇《上海灘》合寫了壹首同名歌曲,這也是創作的第壹首中國小調流行歌曲。此後,“黃輝”組合壹發不可收拾,成就了無數經典。
顧嘉輝的徒弟徐日琴曾說,“以前粵語歌只是類似粵劇小調的作品,但輝哥從美國留學回來後,把西方流行音樂的編曲、和聲等壹整套模式與粵語歌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提高了粵語歌的質量和地位。輝哥以《哭嫁》和《上海灘》兩首歌開啟了粵語歌的黃金時代。全香港的音樂人、歌手都應該感謝輝哥。”
在與合作的詞人中,黃是合作時間最長、作品最多的詞人。當時兩人共同制作的作品在港樂壇撐起半邊天,表演者有譚、、梅艷芳等人。尤其是譚,在香港影視劇的黃金時代,幾乎所有的武俠歌曲都是作詞,黃_作詞,譚演唱,所以這三個人被認為是“香港樂壇鐵三角”。
有媒體曾問黃_,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哪壹部?黃_掀嘴來:《壹笑很傾城》高遠,最俠義;《舊夢不用記》充滿了悲傷和柔情,兩首歌是俠義柔情的完美結合。這話傳到顧嘉輝的耳朵裏,他笑了。“壹首《煙水兩忘》已是俠義柔情,兩者皆有。這個傻逼黃_非要講兩首!”話回到黃_的耳朵裏,香江才子竟壹改他壹貫的戲謔作風,不僅贊同所說的話,還特意叫記者收回他的“雙璧論”。
黃增在他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與興衰》中,對顧嘉輝的音樂地位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哭與笑的事業標誌著粵語流行音樂在香港的復興,這種“家變”真正確立了香港旋律的新風格。因為《啼笑因緣》還有傳統粵曲的影響,《家變》完全擺脫了粵劇的影子、旋律和歌詞,唱腔和編曲都是現代的。香港制作的粵語流行音樂就是從這首歌開始,正式走上雅俗共賞的道路。”
2004年10月24日,165438,黃_逝世,回港祭奠表示哀悼。他說他將永遠懷念黃。之後,顧嘉輝寫了《叔叔:給黃醫生的歌》。那壹年,顧嘉輝已經是個老人了。這個時候,張國榮、梅艷芳、譚也已經去世,壹個時代已經結束。
03
1992年,顧嘉輝為林子祥寫主題曲《漫漫長路與妳同行》的時候,基本上就淡出了音樂界。盡管此後舉辦了多次“顧嘉輝經典演唱會”,但顧嘉輝早已收刀。
在粵語裏,沒聽過顧嘉輝的歌的人不多。無論是《寶劍記》《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屠龍記》等經典武俠劇的主題曲,還是《上海灘》《獅子山下》《當年的愛情》《火燒心》等大熱歌曲,,影響了好幾代人。顧嘉輝為大量影視作品譜曲,包括電影《英雄本色》、《秦兵馬俑之古今大戰之戀》、《湯山兄弟》、《啼笑皆非的婚姻》、《鬼馬》等。還憑借《秦鬥士古今之戀》獲得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獎。
在他眾多的作品中,顧嘉輝最喜歡的是珍妮唱的《奮鬥》。因為音樂的編曲和結構是嚴謹的,有層次的。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顧嘉輝逐漸淡出歌壇。他把興趣轉移到繪畫上。2006年,他與他的姐姐和哥哥在香港大會堂舉辦了“錢山永遠愛著”的畫展。2007年,顧嘉輝受電視臺邀請復出,為慶祝香港回歸10周年制作的電視劇《生命的動力》創作同名主題曲。
2015年,當時已經80多歲的顧嘉輝在香港、廣州、澳門舉辦了多場“顧嘉輝榮譽演唱會”,隨後正式退役。
近年來,顧嘉輝大部分時間住在加拿大,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顧嘉輝壹生獲獎無數,包括1981香港電臺十大華語金曲最高榮譽獎,1998香港特區政府頒發的銅紫荊星章,2011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獎典禮“終身成就獎”等。
雖然顧嘉輝是教父,但他在生活中謙虛有禮,保持低調。徐日琴回憶說:“我跟了他幾十年,從沒聽他罵過誰。我連壹句語氣很重的話都沒說過。他說的最嚴肅的壹句話是:“妳們吵架了嗎?”這種生活態度是我壹直在學習的。"
顧嘉輝的人生經歷非常鼓舞人心,深深影響了壹代又壹代的音樂家。他常說:“起初,我並不指望成名、賺錢,但那只是壹種興趣,壹種狂熱。它進化後,受到觀眾的喜愛,我很開心。”
現在,斯裏蘭卡人走了,也許就像他和老友黃在《楚留香》裏唱的壹樣_:
讓浮名把劍扔掉。
錢山,我獨行。
不用互相發。
紅星新聞記者張世豪編輯徐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