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炎熱的暑天好像下雨更能讓我欲罷不能。雨天我可以做什麽呢?太多了。下雨的時候我可以什麽都不管的睡大覺,可以發呆,雨可以放空我的腦袋心靈,可以寫作,雨能讓我寫作的靈感大大提升,也可以在雨裏哭泣,因為無人知道。
假如讓我選壹個地方度過壹個雨季,我壹定要選在江南壹帶。門前有壹個大大的湖泊,壹定要有壹個供我賞雨賞荷的亭子,下雨的時候在亭子裏煮茶或者煮酒,然後叫上壹兩個好友壹起品茶品酒,賞雨賞荷,真是人生壹大美事。在這樣的河邊哪怕是讓我聽壹天的雨聲我都樂得其所。
? 我的認知裏,端午節是壹定要下雨的。端午的頭壹晚我們姐妹都會圍在母親的身邊學習包粽子,包粽子是壹項技術活,我長這麽大都沒能學會,看著那細長的包粽子的葉子,由壹張張變成壹個個多邊形的粽子,我不得不感嘆母親的這雙巧手。端午的早上圍著火爐煮粽子,沸水的聲音和雨水的聲音夾雜在壹起特別悅耳,也能定神。坐在亭子裏吃著粽子,看著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時此景如果我是壹個詩人,那我壹定會創作出壹首非常好的詩,可我不過是壹個只會賞雨賞荷,吃吃喝喝的偽作者。
下雨時節是家鄉菌子上市的時候,約上大姐二姐和其他的表姐妹們回家,在早晨六點左右就起床吃壹些早點,然後壹人背著壹個用竹子編制而成的籃子壹起走進大森林裏,壹去便是四五個小時,然而我們姐妹幾人並不是撿菌子的好手,壹個早上四五只竹籃子裏的菌子加在壹起頂多不過三兩斤而已。不過我的父親總會給我們制造驚喜,他總是比我們出門早,去的地方更遠,回來的比我們更晚,籃子比我們的大,他的籃子裏總是堆滿了各色的菌子,然後我們就會洗上壹整天的菌子,討論著哪壹種菌子要怎麽做才會好吃。到了下午母親開始了菌子大餐,爆炒的,鮮肉燉的,涼拌的每壹道都讓人回味,而這種美味是雨季特有的,冬天要想吃到這種美食是絕不可能的,這是市面上那些人工菌子不可媲美的。因為父親撿的菌子多,吃不完的母親都會用油炸香了給每人帶壹罐走,吃早點摻在面條或者米線裏味道比雞樅還好,所以壹罐也是經不住吃多久。說到吃食,雨季裏的荷葉也是壹種美食輔料,荷葉雞想必都不陌生,蓮子粥等等太多太多,我都記不住,在這眾多的吃食中荷葉炒雞蛋我最常吃,也會做,用嫩嫩的小荷葉切碎和雞蛋炒出來,不僅給雞蛋添了顏色,味道也更上壹層樓。
雨天還有壹樁美事——雨中散步
? 撐著壹把傘,穿著壹身長及腳踝的白色麻布裙,想象著我自己是來自詩人的詩中,畫家的畫裏,在雨中蕩漾,心儀的對象就在不遠處悄悄的看著我,我的嘴角輕輕揚起,消失在綿綿細雨中,似曾來過卻不留壹絲痕跡。多麽美好,多麽純潔,雨就是有這種力量。
? 雨過天晴也是讓人陶醉的美景,仿佛雨後的太陽更耀眼,天空更藍,空氣更清新,鳥兒也飛的更高,而我整個人也更精神了。這便是雨的另壹種力量,帶人走出陰翳,洗刷壹切,讓人又能重新開始另壹種生活。
要說雨季的好,以我的這點才智是闡述不完全的,且單看古人的詩句就知道,雨季從古至今都是壹個美麗又多情的季節,不愛上這個季節實在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