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腦花就像愛上成都人。乍壹看,成都的美食種類很多,很好吃。剛認識成都人的時候,我看起來很可愛。成都話甜膩易欣賞。
但是過了很久才發現,最好吃的食物通常是內臟,比如肥腸、腦花、肺片、胃等等。他們沒有勇氣動筷子。
但是,如果妳敢嘗,妳會不由自主地被腦花的神奇美味所吸引,壹口壹口地吃下去,就像愛情終於度過了適應期,被成都人的剛柔並濟所折服。恭喜妳!妳已經是成都的壹部分了!
成都人愛腦花可能是基因問題,代代相傳。作為家裏的獨生女,我記得小時候,可是每當我發現壹個動物的頭骨,我媽都說腦花是裏面的“精華”,我就只吃了它:
魚腦是用筷子挑的。鴨子的頭骨必須被切成兩半。雞頭骨背面很薄,敲擊的牙齒可以打碎頭骨得到完整的腦花。同樣,把兔子的大腦切成兩半也很無聊。妳得從後往前撬開頭骨才能有成就感。
當然,這些還是不如吃豬腦。這些步驟既糟糕又復雜。如果妳不小心,妳很容易陷入骨折。但是,豬腦花是白的,嫩的,大的。這個碗是個徹頭徹尾的抖碗。關鍵是沒有骨頭。對妳來說,用勺子挖比剝1000顆葵花籽更好!
除了無與倫比的品味,老人賣給妳的時候,還不忘給腦花加壹層中國傳統和古代哲學觀念。吃什麽補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