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老公特別喜歡吃魚。可是我偏偏不會做,要怎麽做才好吃?

老公特別喜歡吃魚。可是我偏偏不會做,要怎麽做才好吃?

做魚訣竅:

1.如何防滑

在用刀切魚時,如果手打滑拿不住魚,可把手放在鹽水中浸泡壹下,再用手拿魚就不會打滑了。 或者用白醋塗抹在魚身上,也能防滑

2.切魚塊時,應順魚刺方向下刀,魚塊便不易破碎。

3.去腥筋

剖鯉魚時,將魚背兩邊的帶有腥氣的白筋抽掉。

  鯉魚兩的皮內各有壹條似白線的筋,在烹制前要把它抽出。抽筋時,應在魚的壹邊靠鰓後處和離尾部約1寸的地方各橫切壹刀至脊骨為止。再用刀從尾向頭平拍,使鰓後刀口內的筋頭冒出,用手指尖捏住筋頭壹拉便抽出了筋。用同樣的方法再抽出另壹側的筋。

4.將買回的鮮魚,外表用醋擦壹下,魚鱗就能很容易被除去。

若是帶魚,可放在80攝氏度熱水中泡壹泡,然後從熱水中拿出來用冷水壹沖,再用刷子去刷,魚鱗就能除去。

5.將淡水魚放在有食鹽、蔥、姜的水中浸泡,便可達到去腥的效果。

6.油炸鮮魚前,先將加工好的魚放入牛奶中浸漬片刻,可除去腥味,使魚的味道更加鮮美可口。

7.炸魚前,先將魚放進用調味料和檸檬汁混合液中浸泡半小時,然後待其水分稍幹後再炸,這樣味道會更加鮮美。

8.魚放入鍋中烹調時,加上少量醋和燒酒,就可除去或大大減少魚的腥味,在臨出鍋前,再加入少量醋和燒酒,此時魚更加香、鮮。

9.河魚常常帶有壹股泥腥味,若用250克鹽和2.5千克水對成鹽水,再將活魚放入,使水通過魚的兩鰓浸入血液,1小時後,泥腥味可消失。如果是死魚,浸泡時間應超過2小時。

10.在煎魚前,將雞蛋打碎攪勻,在魚的外表塗壹層,魚下鍋後雞蛋糊遇熱很快凝固,可使魚不粘鍋、不破碎。

11.先將清洗過的魚在陰涼地方晾幹,再放入醬油裏浸壹會取出晾幹,然後放入八成熱的油鍋裏煎,這樣可以避免在煎魚時魚肉酥爛、脫皮。

12.在煎凍過的魚時,待魚下鍋後可向湯中加少許牛奶,煎出的魚的味道可接近新鮮魚,其肉質細嫩可口。

13.燒魚塊前,將魚塊裹層薄薄的水澱粉,然後再放在七八成熱的油中炸制。燒魚時,火不宜過大,湯不宜過多,以剛沒過魚肉為度。待魚湯燒開後,用小火煨燜,在煨燜時,應少翻動水體,為防粘鍋,可將鍋輕輕晃動幾下。

14.燒大小黃魚時,不要剖開魚腹,可用兩根筷子從魚嘴插入魚腹,夾出腸肚。

15.做清燉魚或魚湯時,必須直接用冷水,且要壹次性放足。如果中途加水會降低原來的鮮味。

16.做魚時壹定要視魚的新鮮程度去選擇烹調方法。新鮮魚清蒸或清燉,稍差壹點的紅燒,最次的做糖醋魚。烹制不新鮮魚時,先用細鹽把魚裏外擦壹遍,1小時後再煎炸烹調,味道會鮮些。

17.在做糖醋魚時,只要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收到甜酸適度的效果。

18.炒魚片如何不碎。首先要選用新鮮的魚作原料。魚片切好後,要上漿,即用適當的鹽、蛋清、澱粉將魚片拌勻。在炒制時,還要特別註意掌握好油溫,在三四成熱時將魚下鍋。油溫太高,魚片會外焦內生;油溫太低,會引起脫漿。等魚片顏色發白,能輕輕浮起時,即撈出。這時,鍋內留有少量的余油,即刻放入蔥末、姜末、料酒、味精、熱湯,再放入適量精鹽,用水澱粉勾芡,然後將魚片輕輕推入鍋中,翻動幾下,即可出鍋食用。

19.煎魚不宜早放姜。

很多人在煎魚時都習慣待油燒沸後立即將姜與魚壹起倒入鍋內煎炸,這樣做出的魚往往帶有腥味。原因是魚體被加熱後,滲出液中的蛋白質會妨礙生姜的去腥作用。因此,煎魚時應待油熱後先放魚,等魚蛋白質凝固後再放入生姜,這樣生姜才能起到去腥的作用。

20.煎魚防粘鍋法:

把鍋洗凈燒熱後,用壹塊生姜把熱鍋擦壹遍,然後再放油煎魚皮就不會粘鍋底;或煎魚前在鍋內噴上少許紅葡萄酒,然後放油煎,魚也不會粘鍋。或油下鍋後,再在油裏放1-2片生姜,煎魚時就不容易粘鍋脫皮了。煎魚得鍋熱、油少、火要溫。

21. 凍魚湯保鮮法:從冰箱中取出的冰魚,燒煮時,在湯中加適量的牛奶或放點酒,不僅魚肉白嫩,還可使湯味鮮美。

22.宰魚時如果碰破了苦膽,全肉會發苦,影響食用。但用酒、小蘇達或發酵粉可以使膽汁溶解。因此,在沾了膽汁的魚肉上塗些酒、小蘇達或發酵粉,再用冷水沖洗,苦味便可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