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別生氣。
包書的媽媽問:寶寶快2歲了,性格急躁。當他感到不滿意時,他就發脾氣。他怎麽能不聽,直到他得到他想要的?我該怎麽辦?
主編米卡:其實孩子在這個階段變得不那麽溫順、脾氣暴躁是非常正常的。這是孩子人生中第壹次喚醒自我意識,開始有自我意識,開始表達自我情感。這是他寶寶情緒發展的進度,家長不用著急。當孩子說自己在打架的時候,家長需要自省,平時犯錯的時候,家長是不是這樣教孩子的。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是對父母行為的反映和模仿。在孩子脾氣不好的時候冷處理也是不可取的,會讓孩子感到孤獨無助。父母可以抱起孩子,溫柔地告訴她:“寶寶難過,媽媽知道。”當妳的情緒被接受後,孩子會逐漸平靜下來。等孩子慢慢冷靜下來,家長就可以開始講道理了,孩子更容易接受。針對這個階段孩子的成長特點,我們特別制作了《米卡成長世界》2~3歲“我不發脾氣”主題;還有3-4歲“好好說話,別生氣”的主題。相信通過小恐龍米卡的生活故事告訴孩子如何應對這些情況,也會對寶寶起到引導作用。
我愛幼兒園。
寶寶2歲8個月,準備9月入園。怎樣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應該做哪些準備?
主編米卡:如果要對入園準備進行分類的話,主要包括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統計顯示,在剛進幼兒園的寶寶中,做了入園準備的寶寶明顯比沒做準備的寶寶適應能力強。當然,父母的準備是給寶寶的工作,更多的心理準備需要寶寶自己去做。比如對幼兒園建立了初步的了解,擺脫了陌生感,就可以帶寶寶逛逛幼兒園,告訴他幼兒園有什麽。通常情況下,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對幼兒園是有興趣的,但是上了幼兒園之後,或多或少會有些不適應。最突出的就是分離焦慮。減少分離焦慮是父母和孩子都應該努力去做的事情。家長壹方面要鼓勵孩子勇敢,另壹方面也要勇敢,不要被寶寶的焦慮情緒影響。說到如何讓寶寶做好心理準備,就不得不提到米卡的《成長世界》8月刊,這是9月寶寶入園前的第壹期。這是入園全方位準備的特別版,幫助寶寶順利入園。其中,最具特色的節目是米卡在幼兒園的第壹天,分為三個板塊,展示了進入幼兒園的瞬間、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園的活動等。最重要的是這三段都是實景拍攝。是的,米卡真的像嬰兒壹樣去了幼兒園!寶寶會跟著米卡的視線,壹步壹步走進幼兒園,認識老師和小朋友,認識那些漂亮的小桌椅,看到那麽多玩具,跟著老師畫畫,唱歌,聽故事。另外,我們想讓寶寶知道,所有的孩子都要上幼兒園,幼兒園是很有趣的。我們還推出了壹本繪本《無處不在的幼兒園》,通過想象,展示了地球的每個角落都有幼兒園,每個小動物都要去幼兒園。我們在關註寶寶心理準備的同時,也關註物質準備。我們不僅在很多環節的材料準備上給予提示,還送給寶寶壹個有用的學習用品——魔畫套裝,這是壹個非常實用的可擦寫繪畫工具。有了它,寶寶上幼兒園的信心會增加很多。
我生病的時候很好。
每次孩子生病,都是最擔心的事情。吃藥不好吃,更別說打針了,弄得他又哭又鬧。但是如果妳病了,妳就得吃藥!請問有什麽好的方法讓孩子吃藥打針?
米卡主編回答:寶寶吃壹勺後通常會拒絕吃苦、澀、臭的藥物。為了避免藥物口感的影響,最好選擇口感好的小兒用藥,如糖漿劑、咀嚼片或果味含片等。另外,要註意藥量不能太大,餵藥時不要形成固定規律,以免寶寶發現後拒絕再次服用。記得米卡1-2歲四月產品裏有壹個主題叫“我生病了就好”,講了壹個米卡在媽媽的鼓勵下害怕打針配合醫生給她量體溫吃藥的小故事。相信寶寶看完之後會以米卡為自己的小榜樣,勇敢面對打針吃藥。
我不打擾我媽媽。我家寶寶3歲4個月。最近老師回應他上課不專心,愛說話,很調皮,註意力不集中。屬於慢熟型。剛開始有點生疏,但過程只持續了三四分鐘。做好之後,特別過癮。最近特別暴躁,易怒,沒耐心。我該怎麽辦?
主編米卡:可能每個人都有這種經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會越來越穩重,也就意味著越來越有耐心。寶寶的心理發展也會有這樣壹個過程。急躁和不耐煩源於對事物的無知,比如妳的寶寶急著畫畫,不理解老師上課要有預備活動的流程。這就需要我們給予引導,告訴寶寶這應該是壹個什麽樣的過程。另外,要鼓勵他學會等待,等待壹點時間,學會理解別人,做壹個有耐心的寶寶。說起來,米卡的《成長》六月刊裏有壹個漫畫叫《我不跟媽媽吵架》。這個故事講的是米卡缺乏耐心,凡事都要找媽媽。看了這部動畫片後,許多寶寶學會了耐心,理解媽媽,在媽媽忙的時候不爭吵。培養寶寶的耐心是壹個長期的過程,也考驗著爸爸媽媽的耐心。
我不怕分離。我是壹名辦公室職員。我家寶寶1歲6個月。每天早上我出門,孩子都會哭,不讓我走。現在我每天只能在她睡覺的時候悄悄離開家。下班回家,孩子會粘著我,壹步就走。我該怎麽辦?主編米卡:很多職場媽媽都面臨這樣的情況。早上出門,寶寶會哭,不願意媽媽離開。晚上看著媽媽回家會壹直粘著媽媽。當遇到粘人的寶寶時,媽媽最應該做的就是坦誠,不要偷偷離開,這樣會讓寶寶沒有安全感,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分離焦慮。要告訴寶寶,媽媽要去上班了,要離開壹段時間,這個改變不了,但是媽媽會回來的。而且下班回家我會第壹時間抱抱寶寶,安撫他,讓他慢慢意識到媽媽壹定會每天回家的。當然,起步階段並不容易。嬰兒哭鬧不聽大人話很正常。《米卡成長》1-2歲8月刊《我不怕分離》說是這樣。媽媽可以和寶寶壹起看,看米卡怎麽做,壹起唱兒歌。相信會有幫助。
我是壹個有禮貌的寶寶。
我家寶寶出門遇到鄰居熟人好像很害怕,不管怎麽引導都不愛打招呼。客人來家裏也是這樣。他們總是躲起來,不關心別人。孩子如何和人打招呼,更外向?
米卡主編回答:孩子的性格是多元的,受家庭環境、遺傳因素和後天學習因素的影響。嬰兒對自己的家庭有很多話要說,但有客人或遇到陌生人時,他們不喜歡說話。這樣的寶寶很多,也很正常。寶寶不和客人說話。壹方面受自己意識的影響,沒有意識到和客人說話是不是很有意思。另壹方面,受家庭環境的影響,他們缺乏模仿的機會,也不知道怎麽做。即使爸爸媽媽曾經告訴過他“見客要打招呼”,如果缺乏適合他的模仿機會,他也不會記住,也不會學,甚至在這個階段受到逆反心理的影響,不願意學。再次,客人和寶寶的互動也會影響寶寶的行為。客人是否對孩子表現出興趣,溝通方式是否符合寶寶的心意,是否能成為寶寶喜歡的人等等。,會影響寶寶和客人的互動。我們建議爸爸媽媽不要為此煩惱,也不要認為寶寶不和客人說話是不禮貌的行為,會讓自己很沒面子,更不要說強迫寶寶和客人打招呼親近了。但是,我們可以用適當的方法來引導他們。比如父母在與客人交談時,逐漸將目光轉向寶寶,讓寶寶感覺到大家對自己感興趣,逐漸進行對話和互動。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多做這方面的示範,或者用其他方法——比如米卡裏的“我是壹個有禮貌的寶寶”這壹章,就是教孩子如何和別人打招呼,學習如何與人交往。這種溝通學習不是壹蹴而就的,家長壹定要有耐心。
大家壹起吃飯,最近發現寶寶變得“自私”了。我出去和小朋友玩,總是欺負我的玩具不要和別的小朋友玩,總是說這個是我的,那個是我的。我真的很擔心!如何讓孩子學會分享?
主編米卡: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對事物的歸屬也有了壹點概念,這不是自私。家長要耐心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在分享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在寶寶願意分享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寶寶不想分享的時候不要怪他。妳可以引導寶寶思考如果孩子不和他分享會發生什麽。幫助寶寶逐漸想明白,願意分享。我們的米卡成長世界產品裏有很多關於分享的故事,比如1-2歲的“壹起吃吧”,3-4歲的“壹起分享很開心”。不妨帶著寶寶看壹看,對妳和寶寶肯定有幫助。睡覺真的很舒服。最近孩子每天都是10點以後睡覺,睡覺前總要折騰玩。很讓人擔心。不知道怎麽做才能讓孩子睡好。
主編米卡:在寶寶2歲之前,是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的最佳時期,在此期間養成的好習慣將終身受益。平時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比如寶寶吃不好,睡不好,不想洗手,不愛刷牙等等。這個時候,寶寶需要壹個榜樣,作為她模仿的對象,不會被刻板地教育,而是通過有趣的形式參與到寶寶的生活中。1-2歲版的米卡成長,有壹個關於睡覺的特別內容——洗好澡,講睡前故事,關燈,這是睡覺的時間。妳必須集中精力做這件事。家庭氛圍也很重要,需要全家人的配合。如果寶寶在睡覺時間還在家裏看電視,寶寶就睡不安穩。《睡得真舒服》的故事,1-2歲寶寶版在米卡的世界裏長大,是壹個以小恐龍米卡為小例子,教寶寶好好睡覺的小故事。相信米卡會帶動寶寶慢慢提高和模仿,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專心吃飯,我不玩了
我家寶寶1.5歲。他非常淘氣。他吃飯的時候到處跑。他只想吃他最喜歡的玩具。他從小就養成了壹個壞習慣。現在他已經習慣了。有人和他玩的時候他不吃東西。有什麽辦法可以糾正嗎?
主編米卡:養成飲食習慣需要壹個過程。首先,不能讓寶寶養成邊吃飯邊看動畫片的習慣。吃飯的時候要關掉電視,告訴寶寶專心吃飯。另外,不知道寶寶平時吃零食多嗎?讓他們以食物為主,獲得足夠的營養。如果寶寶比較喜歡吃零食,不愛吃,以零食為主餐,吃的時候就不好吃了。也可以用榜樣的作用:米卡成長世界2-3歲兒童版有壹部漫畫叫《專心吃飯,我不玩》。讓寶寶看看:到了吃飯的時候,米卡會結巴著吃,不出聲,不玩耍。寶寶被米卡感染後,也會努力吃好。不信妳試試。
刷牙真的很舒服。
1歲,孩子有牙齒,已經嚼了兩把牙刷。估計是他搞錯了,說多了,現在不愛刷牙。我給他刷了,他就是守口如瓶不肯開,好傷心!
主編米卡:寶寶刷牙的習慣是壹步壹步培養的。壹般來說,在孩子兩歲多,乳牙已經萌出20顆的時候開始教孩子刷牙比較合適。首先,讓他知道為什麽刷牙。比如他每天吃很多東西,如果他不清潔牙齒,食物就會留在牙齒中間,就會生出很多蟲子,咬破牙齒,引起牙痛。這是實話,不是嚇唬。當然,也有壹些讓寶寶愛刷牙的技巧。比如讓寶寶像選擇玩具壹樣選擇自己喜歡的牙具,讓他把刷牙當成遊戲;也可以和寶寶壹起刷,影響寶寶。還有壹種方式就是講故事,看動畫片,讓寶寶認識到刷牙的重要性,愛上刷牙。米卡成長世界1-2歲的產品中,有“刷牙真舒服”的內容,示範了對正在出牙的幼兒的牙齒護理;在2-3歲的產品中,對寶寶的刷牙問題給予全方位的指導。在漫畫《我可以自己刷牙》中,米卡知道刷牙的重要性,也養成了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的好習慣。寶寶看完這部動畫片,看到同齡的米卡已經學會刷牙,也會產生學習的欲望。在這個產品包裝裏,有壹套名為“米卡生活方式組”的玩具,裏面有配套的牙科用具和毛巾,還有壹個小圍兜,很多寶寶都很喜歡用。在這樣全方位的影響下,寶寶會愛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