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賓陽跑龍節介紹

賓陽跑龍節介紹

賓陽跑龍節是廣西賓陽縣特有的傳統節日。是漢壯文化融合共生的綜合性民俗節日。1具有鮮明而濃郁的民族色彩。它在每年農歷的第壹個月的第十壹天舉行。賓陽奔龍節歷史悠久,關於它的起源眾說紛紜,但最具節日氣氛的說法是它起源於宋代狄青與農高智之間的昆侖關戰爭。宋祐五年(公元1053年),狄青為了麻痹叛俗的壯族首領農,在元宵節前夕下令設宴三天,並令士兵舞龍,號召民眾放鞭炮,協助慶祝狂歡節。賓夕法尼亞市壹片歡騰。二鼓當夜,狄青率領精兵突襲昆侖關,三鼓時昆侖關被攻占。從此,賓夕法尼亞城的居民認為舞炮龍是吉祥的。每年這個時候,他們都要跳炮龍來慶祝,狂歡壹直延續,壹直流傳至今。賓陽煙花龍舟節包括彩框、燈會、煙花舞龍等活動。總司令(又稱會頭)對舞龍者發號施令,舞龍者壹律赤膊上陣,戴清朝官兵那樣的帽子(都是用竹子編的,塗成黑色)。炮龍以龍珠、龍卡、鑼鼓、文武場地開路。燈光和護龍隊先跟著龍。炮龍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鞭炮向炮龍投擲,以示問候。有“炮不停歇,龍起舞”之說,故稱炮龍。炮龍定於當晚7時在廟堂或鄉間點燈。領隊(或老師)會咬下公雞冠,用公雞冠的血點亮龍眼,然後所有的大炮鳴響,巨龍躍出。近年來,“百龍舞賓夕法尼亞”等特色品牌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被稱為“東方嘉年華”。12008年6月7日,賓陽跑龍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