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空白菜單

空白菜單

文|小芳居

徐悲鴻在稱贊張大千的藝術成就時,稱他為“五百年第壹人”,而張大千卻說:“就藝術事而言,我擅長烹飪,甚至勝過繪畫”。

張大千的“術”包括“吃”和“煮”。這位現代繪畫大師是壹位傑出的美食家。

在張大千看來,吃飯不僅僅是為了吃,它已經上升到了生活的最高藝術。他不僅擅長吃,而且還知道如何烹飪。

張大千的女兒張欣瑞曾經說過:

張大千每次去都會吃壹個。

上世紀40年代,張大千在敦煌畫了近三年的壁畫。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張大千依然能夠就地取材,解決貪蟲問題。

他在敦煌有壹個菜譜,裏面有羊肉湯、糖醋牛排、三鮮香菇、醬豆腐、佛腳雪糕等等。

蘑菇采自莫高窟周邊的野草,佛腳雪糕用的冰真的取自佛腳。

離開敦煌時,張大千特意繪制了壹幅野生蘑菇生長地的“秘圖”,詳細標註采摘路線和時間,作為禮物送給當地的朋友。

當他的妻子徐文伯過生日時,張大千會親自煮牛肉面。除了四種不同口味的牛肉之外,還會有壹盤青香菜,壹盤紅椒炒綠豆芽,周圍還會擺八個菜,裏面有八種調味品,鹽、胡椒面、糖、醋、醬油、麻辣油、面醬、豆豉。

畫家做菜的時候,別說味道,光是菜品的配色就已經讓人胃口大開,垂涎三尺。

張大千晚年定居臺灣省,與張學良、張群成為密友,被稱為“三張”。

張大千在臺北設宴招待張學良夫婦。張學良接過來,小心翼翼地裱成手帕,後面留了壹片空白。

次年,他邀請張大千在上面畫大白菜、蘿蔔、菠菜,題“吉光與美”,張大千在上面寫了壹首詩:

1992年,這件珍品在華盛頓展出時,在當地書畫界和烹飪界引起了轟動。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的區別在於,有的人吃飯是為了活著,為了吃飽肚子,而有的人把吃飯當成壹門藝術,除了吃飽肚子,還想取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