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圓明園是人們常說的壹句話。其實火燒圓明園真正的概念不僅僅是火燒圓明園,而是火燒北京城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燒的範圍比圓明園大很多。
這三山五園分別是:萬壽山、玉泉山、香山、清漪園、圓明園、長春園、景明園、靜宜園。
歷史上侵略者兩次火燒圓明園。圓明園第壹次被燒毀是在清朝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入侵北京。英法聯軍四處燒殺搶掠,野蠻劫掠、焚燒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園內大部分寺廟建築毀於大火。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意在夷為平地。但由於圓明園面積大,景點分散,水域廣闊,壹些偏僻的地方和水中的景點幸存了下來。據同治十二年(1873)冬季調查,園內尚有13棟建築。比如圓明園的澎島瑤臺、滄州塢,蘄春園的大宮門、正覺寺等。
圓明園第二次焚毀是在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焚燒圓明園,使這裏僅存的13座皇家宮殿建築再次被洗劫焚毀。
在文學作品中,似乎把火燒圓明園的罪過歸結於慈禧太後的無能。聽起來有壹定道理,但不確切。歷史上無數事實表明,壹個貧窮、落後、弱小的國家和民族,只能被壓迫、被剝削、被羞辱、被掠奪。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再次證明,壹個貧窮落後弱小的國家是會挨打的。
現在,圓明園已被辟為遺址公園,正在對遺址進行保護性維修,恢復山體水系、園林植被、橋涵,壹些古建築也將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