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湖南寶寶怎麽能不吃辣?

湖南寶寶怎麽能不吃辣?

前段時間在朋友圈吃了壹頓家裏的飯,裏面有魚香肉絲,紅泡椒,豆瓣辣醬。孩子們把米飯攪拌好,大聲喝到碗裏。

我臉上浮現出堅定的笑容:“是!湖南人的寶寶,怎麽能不吃辣呢!”

當然魚香肉絲是川菜,泡椒真的不辣(對我來說)。我的兩個孩子,壹個8歲,壹個4歲,吃辣已經很多年了。

兩年前我們開的是澳洲房車,吃不了壹頓豐盛的飯。兩個孩子靠老幹媽吃奶,解決了壹頓又壹頓。我也爭取到了最後壹輪和美味的豆豉。

房車外的小桌椅

煮壹些白菜和火腿面條

只是服侍老幹媽和奶

其實我小時候不吃辣,壹點點感動就發脾氣。沒有辣椒就吃不下去,每頓飯都要做好幾個。

3歲的時候,有壹次帶他回長沙,在小區門口的面館吃米粉。我向他要了壹份不辣的木耳絲粉。壹看帶碼的大鍋,裏面飄著幾顆辣油星。於是他問老板:“有沒有不辣的?給孩子們吧。”

老板先看了壹眼,很有氣勢的揮了揮手裏的碼勺,問:“他3歲了嗎?”

我不明所以地點點頭:“啊,我知道了。”

老板不屑地看著我:“3歲不能吃辣!去看看哪個孩子1歲之前能吃!妳太不像話了!吃辣生冷,身體好!”

說著,狠狠的舀了壹勺食用菌肉末蓋在米粉上,然後倒了壹勺湯,頭也沒擡的推給我。

這霸氣!太讓我震驚了!然後我就默默的去旁邊的包子店給寶寶買了壹杯豆漿。

沒想到先吃了會很好玩。大概是好吃吧,所以不在乎辣不辣。

後來回到北京就開始吃了,並沒有出現之前擔心的北方氣候幹燥,吃辣糊的現象。雖然那個辣度在我看來相當於沒有。

然後2歲開始逐漸解鎖技能。他的第壹個食物是撒有孜然和辣椒面的烤肉串。

我找不到前前後後的照片。

用第壹個。

反正他們長得很像。

回想起來,我曾經是壹個認真研究寶寶營養食譜的老母親,看著配料表計算營養配比,涵蓋方方面面。其實到了今天,我還是不能接受寶寶吃油炸食品和零食(主要是我自己不喜歡吃……)。

但是養寶寶真的是壹個抓大放小,不斷提高的過程。寶寶所有的能力都是在我們不斷的放手中解鎖的。家裏的育兒理念都是壹樣的,管的越少,孩子自然就越多。

在我壹歲半的時候,我給他辦了個淋浴,自己洗澡。把洗發水放在他夠得著的地方,寶寶自己洗。我會出來用浴巾把它包起來。

廚房技能也必須培養。我照顧不了他們,還不如帶著他們去廚房消磨時間。但這不是烘焙,這是認真的烹飪。

抽不出時間的老母親

壹起做飯是有品質的親子時光。

有時候寶寶放學回家,我忙不過來,我就先拿來然後自己煎個餅,包點火腿生菜,擠點番茄醬,加點辣醬,倒杯牛奶,就是壹頓飯了。當然,有時候妳也可以只做番茄雞蛋面或者炒飯。我甚至自己上網搜索食譜...

團隊朋友在我家開會。

他們太餓了,沒人在乎。

我自己去做飯了。

當然,沒有大人陪同不能用刀是我的原則,我也反復跟他們解釋過。至於燃氣竈的使用,兩個孩子已經練習了無數遍,我也反復給他們講了各種安全規則和註意事項。

我認為,烹飪是壹項基本技能。不管以後做什麽,都得有能力吃好。也做家務。這就像熟食店。以後不管在什麽環境,都要讓自己盡可能的舒服。

當然,雖然我說的這麽理直氣壯,但我其實是blx裏壹個脆弱的老母親。

六歲半,第壹次先去獨立營。他之前說不想去,我打了無數次退堂鼓,最後還是給他扔進去了。剛進營地的時候,他在外面哭,我在裏面哭。

第壹次獨自過夜。

伊娃哭了。

我看到照片的時候哭了。

當然,之後,我就放松了。畢竟,沒有什麽比甩了我的寶寶更享受的了,知道她很安全,可以學東西,還可以好好吃飯。

為人母就是這樣。妳又哭又笑。壹會兒我想做壹個24歲的孝順媽媽,壹心撲在寶寶身上,壹會兒我想做壹個快樂的小女人,只管自己吃喝玩樂,不管寶寶離得多遠。

但無論如何,帶娃都是壹個漸行漸遠的過程。小時候對他好,只是為了成年後能更好的分開。

不管妳每天忙什麽狗。

和伊娃壹起讀書是壹件很堅定的事情。

在獨立這件事上,我並不完全贊同“孩子長大了就好”的觀點。也許生活中的壹些瑣事是真的,但精神上不壹定。

為什麽會有30歲的男嬰?會有啃老族?還會有孩子生父母的氣?其實都是精神獨立的表現。

即使不是那麽極端。這可能會遇到其他問題。不知道如何獨立規劃和實施自由行,但在工作、婚姻、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很容易陷入被動,不知道如何面對。

與其成年後被生活逼著長大,不如從現在開始幫助他們成長,讓他們有進退自如的能力。

我始終認為,獨立和思考是密切相關的。這是壹種生活技能,也是強大精神所必須的。

而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間,最好的狀態就是:深愛對方,做後盾,有牽掛,沒有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