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新昌謝公古道簡介

新昌謝公古道簡介

新昌有壹條很有詩意的古道,叫“謝公古道”。它歷史悠久,吸引了許多名人前來參觀。走古道,會經過斑竹村、回葉嶺村、橫板橋村、冷水坑村、橫渡橋村、關嶺村。

1,斑竹村

斑竹村,這是去天目山的起點之壹。在天目山,除了風景,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斑竹村有司馬悔橋和司馬悔廟。橋位於天目山下的山谷中,四周樹木挺拔。河水涓涓流淌,綠葉歡唱,跨過石橋。橋的另壹邊是司馬悔廟。寺廟大門緊鎖,從門縫看不出寺廟年久失修。也許只有在節日期間,村民們才會來朝拜和燒香。

相傳唐代司馬承隱居於桐柏山天臺,後於唐玄宗出山。司馬承經過此橋時,後悔不已,故稱之為“司馬悔橋”。往前走,妳會看到斑竹村。這條由鵝卵石鋪成的古驛道貫穿本竹村。主要的村屋矗立在古道兩旁,這也是新昌縣保存最完好的壹段古驛道。據說明清時期街道兩旁都有客棧和店鋪,是壹個非常繁華的地方。現在的斑竹村已經拋開了往日的繁華。和其他村子壹樣,年輕人已經不在村裏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當然還有這個安靜的小村莊,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走過了歷史的繁華。

2.輝業嶺村

沿著步道前行,首先會到達輝葉嶺村。壹路上,妳會發現壹些常年失修的房子。步道盡頭有壹條停車油路,已經通車。過了太平寺,我們到了橫板橋村。

3.橫板橋村

沿著石板路,可以走過壹個小水壩,走到黑風嶺。到了這裏,妳會發現壹條用鵝卵石鋪成的古驛道。去黑風嶺是壹條上坡路。到了山坡上的黑風嶺,就會看到關內道路兩旁的關帝廟和山本龍須寺。然後,沿著下坡路就可以到達冷水坑村了。沿著古道走,沒有看到附近村莊的居民。古道因為不能通車,基本廢棄了。在這條古道上,只有兩座古廟屹立在黑風嶺。沒有輝煌的裝飾,只能證明過去。

4.冷水坑村

群山環繞的冷水坑村是壹個美麗的村莊,但這裏的村民較少。壹直走到村口,可以看到壹座廢棄的古橋。過了橋,繼續穿插在古道和公路之間,就到了楓樹嶺村和九寨村。

5.過橋村

杜衡村有壹座橫跨小溪的橋“黃渡橋”。這是壹座非常漂亮的石拱橋,有精美的石像和石獅。值得花時間好好看看,留下來。站在橋上看著村民們的日常氣息和橋邊的古樹,就像給我講了壹個又壹個故事。

6.關嶺頭

過了橋,古道換成了國道。沿著國道走到八屋村後,可以看到古驛道。去古驛道15分鐘,就看到新場和天臺交界處的“關嶺頭”了。到達“唐冠嶺鋪”後,也意味著旅行的終點到了。古代有軍營、驛站,關嶺鋪是古道難得的遺跡。現在,大門上的“關嶺鋪”三個大字依然清晰,原來的關嶺鋪驛站現在已被用作地下金庫。管頭是新昌和天臺的交界處,北面是新昌,南面是天臺。管頭有壹座王厚廟,是為了紀念兩位將軍朱良祖和沈燁而建的。當地居民知道我是外地遊客,特意開門讓我參觀,特別感謝村民的熱情款待。走進磚墻的圓形拱門,裏面有許多古老的房子。每棟老房子都有。